穿越者抄詩,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甚至於說,這算是穿越者的必備技能之一。

楊默想了想,自己前世看的網文並不多,但所有歷史文中都有抄詩的橋段。

莫說是小說裡,就算是在現實裡,自己也曾抄過,而且還是抄的李白的。

但自己只抄了一首,而且還經過當事人同意了。

這能叫抄襲麼?這叫借兄弟的東西!

可即便如此,楊默有時面對李白的時候,也略微有些尷尬。

畢竟自己沒辦法還,在這一世那首花想衣裳雲想容,已經打上了他楊默的標籤。

但眼前這個叫做宋之問的,沒當穿越者前,比穿越者還無恥——為了一首詩,可以把自己的親外甥殺了。

當了穿越者之後,簡直已經不能用無恥來形容了。

不僅堂而皇之的將所有的自己知道的詩全都據為己有,還他媽的印成書,隨身攜帶。

最不要臉的是居然還大言不慚的寫上:詩仙詩集。

看著他洋洋得意,甚至還十分做作的給旁人講述作這首詩時自己的心境,連李白都感覺到噁心。

如此小人行徑,已然讓李白動了殺心。

王勃和駱賓王等人,乃是詩壇前輩,尤其是英年早逝的王勃,李白每每讀起王勃的文集來,總是忍不住扼腕嘆息。

宋之問居然如此恬不知恥的將王勃的詩詞據為己有,讓李白心中的怒火慢慢的燒了起來。

庭院內的四首詩早就從王府傳到了門外的文人手中。

北隋有很多有趣的,約定成俗的傳統。

雖然現在已經有了科舉,但科舉之制還不到三十年,很多官員還都是靠著舉薦的形式。

這也是嚴嵩為什麼能夠不透過科舉就可以登堂拜相,卻也幾乎沒人反對的原因之一。

在這種大環境下,就催生出很多聽起來很奇葩的自薦方式。

比如今日,太原王家的老太君七十大壽,城內沒有透過科舉取得功名計程車子文人們,就相邀前來祝壽。

他們也進不去庭院裡,更見不到王老太君。

只是把自己寫的祝壽賀詞當做賀禮交到門口的禮房,然後恭敬的衝王家大門行一禮。

門房給點小回禮,賀壽之事就算結束了。

這些祝壽賀詞會蒐集起來,由專人整理,然後挑選出上等的賀詞來,在壽宴的酒會上當眾誦讀。

得到讚賞最多的,主人家就會馬上將他請進來赴宴。

席間再出些助興的題目考一考他,如果真有本事,自然會有人舉薦做官。

對於舉薦的人,朝廷會有嘉獎,世林中也會傳一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至於說被舉薦的人,更是一步登天,從此還有了靠山,乃是兩全其美的事。

因此這些前來賀壽的文人極多,幾乎整個太原城內的落魄文人都齊聚於斯。

看到庭院裡有詩詞傳出來,互相瀏覽了一番,先是驚歎,而後失落,最後搖頭嘆息,自愧不如。

不少人更是心灰意冷,庭院之中有這等詩詞,自己的那些賀壽詩只怕入不得主人家的法眼了。

但依舊有不死心的,上前詢問這些詩是誰人所做。

自然有家丁將庭院裡發生的事看的一清二楚,眼見得那麼多文人秀才來問自己,不免有些得意,口若懸河的將前因後果說了一遍。

眾人一聽說這四首詩乃是平陽來的詩仙所寫,而且還要和李白比試,全都起了好奇心。

有人暗地裡叫了一聲:“此等文壇盛舉,我等若是不親眼瞧一瞧,豈不是白來世間走一遭?”

有一個人起鬨,其他人必然會跟上。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想親眼見一見這個平陽詩聖宋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