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已經得到了他的認可,在蓋聶看來,李白這等人能夠心甘情願認他為兄長,追隨左右。

這個叫做楊默的年輕人必有過人之處。

“先生客氣了,寶劍贈英雄,天經地義。”

楊默也直接把話接了過來,倆人都十分默契的沒提李秀寧的事,讓一旁的馬三寶忍不住想插嘴提醒。

“三寶,這位姑娘忙活了一夜,應該是餓了,你帶著姑娘下去吃點東西。”

不等蓋聶再說客氣話,楊默直接吩咐。

小姑娘一瞪眼,警惕心上來了。

蓋聶看了看楊默,知道他是有話和自己說,衝著姑娘道:“彬彬,你先去吃些東西。”

“師...”被叫做彬彬的姑娘師父兩個字還沒說完,見蓋聶面無表情,當下乖乖點頭,跟著馬三寶下去。

“公子是想問蓋聶為何執意要帶走蒙恬吧。”

馬三寶和那姑娘一走,蓋聶不等楊默開口,直接開門見山。

“對,此番前來,在下不才,託大想要做個說客。”

楊默起身給蓋聶倒了一杯茶。

蓋聶也不客氣,端起來喝了,而後道:“聶想給公子說一個故事。”

“先生請說。”

蓋聶將茶杯放下,眼神中露出遺憾的神色,方才緩緩說道:“昔年在下常住榆次,有一友人不遠千里前來與聶討論劍術。”

楊默一愣,隨後微微看向李白。

李白也是一愣,這個故事,他也知道。

但蓋聶陷入了回憶中,沒有注意到倆人的表情,繼續說道:“那時,在下劍術初成,未曾把天下英豪放在眼中,耳聽這位友人的劍術之論,不以為然,對其怒目而視,甚是輕蔑。”

“友人離開後,有朋友勸在下說再請他前來。在下卻說,我和他論劍,意見有不合之處,我瞪了他,現在他該走了。”

蓋聶搖了搖頭,嘆息道:“隨後有人去館舍,果然那位友人已經駕車離開了榆次。”

這件事李白和楊默都知道,因為前世歷史上有這個記載。

而蓋聶嘴裡的那個友人,不是別人,正是刺秦王的荊軻。

“在下一直以為,那位友人是因為不如我,方才離開,甚至自鳴得意許久,後來方才知道...”

蓋聶長嘆一聲:“他是去做一件大事去了。”

說罷站起身來,看著手上的寶劍:“蓋聶之劍,只為自己。友人之劍,卻為蒼生...”

“吾不如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