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朝堂幕僚(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卿平身。”
皇上一身金黃龍袍,目光嚴肅地看著底下站著的眾人,吐字清楚卻又讓人不敢逼視。
“今日早朝所議之事只有一件,那就是這邊境守衛的調遣問題,眾位大臣們,都有何看法呀?暢所欲言,皆可說出心中所想。”
幾個皇子兩邊分庭而站,顯得對稱有感,不過雖然知道父皇安排,此時也都不開口說話。
兵部尚書時林第一個走了出來,合禮對陛下彎腰點旨,“陛下,老臣以為,此番各國來勢洶洶,南楚地方亂疾初平,西晉本就強勢,恐怕一時出不上什麼力,晉夏一向聯手對抗我唐國,西境加急來信,可見來勢洶洶,臣以為還是老王爺親自領兵,方可鎮定軍心,守我邊疆。”
吏部文尚書倒是有不同意見,直接對著時林的話就反駁了回去,“時尚書,此話是不是太過誇張了,晉夏兩國現在兵馬未動,也無百姓轉移和糧草執行,何以見得就一定是要攻打我唐國?是不是太聳人聽聞了?”
時林轉身當場不給他面子,皇上倒是靜靜地看著他們互相爭執,也不說停。
“文尚書,你身為吏部尚書,二品大臣,難道目光就如此短淺嗎?他們是何居心,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非要敵人千軍萬馬到了城門口了才能反應過來嗎?屆時就算做再多,也是徒勞,只會白白拱手送人!”
“時尚書,正是因為我乃吏部尚書,所以才要多方面加以考慮,青州雖為邊境,但也是我唐國西部一座繁華大城,所屬三城經濟意義重大,一旦以戰時相對,會造成多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大的損失,你有想過嗎?沒有確切的證據,難道我們就要棄之不顧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真的打起來,還想著那些雞毛蒜皮之事還有何意義。”
“兩位尚書大人還請緩一下,”魏王秦君御打斷了二人的爭執,“兩位身為朝中棟樑,各自有各自的看法,這是好事,為我唐國著想,不過各執己見也是不能一味地爭吵,還是得多聽聽多方的意見。”
兩人消停了下來,也算是給了魏王這個面子。
半天沒人說話,這時,一個御史走了出來,“陛下,臣以為,西境不可不防,老王爺身經百戰,對敵有震懾之用,是不二人選。”
一個接一個開始說話了,但大多都是同意老王爺親征的。
皇上無所謂地說了一句,“王叔有傷在身,不便鎮守邊關。”
話音剛落,有人開始挑事兒了,“陛下,臣聽說,老王爺的傷是前幾天在秦嶺留下的,那一戰是徐家徐青帝與當年的叛賊西州夏家家主夏軒轅的,如果傳言屬實,只怕這唐國內部還有隱患吶。”
“是啊,陛下,夏軒轅此賊不可忽視,尤其是夏家滅族之後,必定懷恨在心,二十餘年過去了,此次出現只怕有大陰謀,還請陛下定奪。”
魏王也是跟風附和:“父皇,攘外必先安內,兒臣以為應當頒下聖旨,全國搜捕夏軒轅以及夏氏餘孽。”
太子秦君御上前一步,“父皇,江湖上的事錯綜複雜,如今禍亂將起,此刻內部大張旗鼓,只怕會動搖民心,未必對唐國有利。”
看著皇上在思考,二皇子秦君學頭一次有了自己的看法,小心翼翼地看著眾人說了一句,“父皇,平日裡兒臣也不懂,不方便說什麼,怕誤了國事,但兒臣好歹也是習武之人,知道一些武者的韌性。當年夏家就叛變,送了西州出去,青州也差點不保。兒臣覺得,夏家會不會有餘黨在青州,這次異象會不會也和他們有關,還是得派人去青州調查一番才是。”
底下人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二皇子雖然不說話沒脾氣,不過今天倒是挺有道理,青州就算不打仗,也還是以防萬一,派個有能耐的人去調查一下。
太子有些皺眉看了他一眼,收回了目光,但也沒有想出什麼合理的解釋,老二今天怎麼沒有他的指示就自己發言了,而且還未曾與自己商量過。
風羽站在他們倆身後,聽得一清二楚,心中不免冷笑,這秦君學簡直是隻狐狸,如果不是知道了他奸細的身份,只怕仍然被他矇在鼓裡。今天的話聽上去很正常,但知道他底細的風羽有了另一種猜測。
先是坐實了夏軒轅的事,表面夏家必除的決心,甚至還說有同黨,在此之上,青州對夏家有著別的意義,只怕暗藏禍心,無論這仗是打與不打,都是要派心腹去青州的。這不僅免了之前的爭執,還強調了派人西去的重要性。偏偏挑不出毛病來,真讓人想揍他。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