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商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風羽愣了愣,“父皇,您多慮了,他並沒有教我什麼,無暇劍訣是我之前就在青州王脩那兒得到了的,這次他是為了那件事才來的,沒跟我說什麼,我和他還沒相認呢,他有顧慮,我也想見孃親,總共也沒說幾句話。他打完架就被人帶走了。”
“不過你小子倒是可以啊,佛門的易筋經學會了,這是要武道集大成啊,自己好好琢磨,別被反噬了。”
“是,父皇,兒臣謹記。”
“兩位娘娘的話就先不用說了,先說正事,澤兒,這一路上不少事情王叔應該已經與你說過了吧,談談看,自己有何感想。”
“其實,兒臣對這軍旅之事算不上熟悉,只是往日初來乍到時學過一些皮毛,泉州的安排也都是時勢造英雄,苔蘚之疾,這一次看其餘等國來勢洶洶,只怕不是能簡單了事的,兒臣乃武院出身,願追隨老王爺奮勇殺敵,保國平安。”
皇上笑了笑,把那寫好的詔令讓洪四遞給了風羽,“不用言志,朕問的是具體安排,朝廷武將不多,二十幾年前的唐國幾乎血流成河,朕登上這個至尊皇位,是眾多能人將臣的生命換來的,如今過去了二十餘年,但還是沒能真的緩過氣來,所以與王叔商議了這份計劃,看看吧。”
風羽接過那一紙,心中有些意外和納悶兒,這詔令乃是共同相商的結果,即便是要有人提議,也還是太子的事,自己剛回來怎麼就成第一個看的人了,這要是傳出去,只怕人心惶惶啊。
“父皇,這詔書,兒臣覺得,還是我先不看的好。”
皇上“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哦?為何不看?就不想知道朕給你安排了什麼職務嗎?”
“父皇,擬製詔書應該是您和宗室大臣商議,即便讓人過目提議,也還是由大哥來比較妥當,兒臣不過一京城閒散王爺,有事直接吩咐就是,這樣以來是不是有些越殂代皰了,傳出去只怕對朝廷的聲譽不利。”
“哈哈哈,難得你這麼細心!不過,朕容許你看,那你便看,朕倒要看看,這天下人能說出什麼花兒來!”
風羽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自己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怎麼還逼著自己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啊這是?
皇后娘娘笑了笑,“澤兒,就算你不看,你覺得你父皇會不會把你推脫不看的事說出去呢?”
“呃,從目前來看,就算兒臣堅持,只怕眾人也會覺得我看了,怕是逃不掉了。”
“那你堅持的意義在哪兒?”
“兒臣只是覺得,此舉為何?明明不妥,怎麼就~”
皇上笑著嘆了口氣,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閒步走到風羽跟前,“你啊,權利上的事見識太少了,這等勾心鬥角水深火熱的地方,千萬不要太死板迂腐,君權不是那麼好掌握的,等你到了邊關,作為一方大員,有些事情該算還是得算,即便是自己人,有些事依舊免不了的。
你想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
看,這朝廷風氣二分已久,太子和魏王爭權奪勢早已成鼎沸之態,你以為天下百姓就不知道嗎?朕貴為天子,皇權在握,這一次讓你先看,那是朕的權力,誰能說不?太子是楚君不假,但朕才是決定之人,不是一定要循規蹈矩,也能讓一些朝臣看看真正的風向。
你在外奔波,也立過不少功勞,又是王叔門下學生,鎮守邊疆之事與你和王叔商議有何不妥?知人善用,各司其職才是朕的準則,而不是一定要經過他們兩兄弟的商量,懂嗎?”
風羽似是而非地點了點頭,“有些明白了,這樣不僅可以表明在戰時,一切權力盡在天子,避免有些人被肆意造謠的叛徒帶偏,這樣魏王的影響也會被減小,同時對於有志向和能力的將士也是一種鼓舞,能者高居,也表明了父皇力戰不協的決心。”
“不錯,孺子可教,等到了青州,雖然北府兵甲大多都歸夏家管轄,但畢竟你初來乍到,有些臉面和氣性得打出來,自己人也是如此,否則斷然帶不了一方兵馬。”
“兒臣謹遵教誨,父皇果真厲害。”
“嗯?你是說朕精於算計?”
“不是不是,兒臣不是這個意思,真的是誇讚的意思。”
“算了,懲罰還是要有的,今天先好好陪家人們吃頓飯,朕已經派人通知了你其他幾個兄弟了,吃完飯再回府吧。”
“是。”
“現在可以仔細看看這詔書了?”
剛才的談話,風羽大概也知道了這詔書上寫了些什麼,仔細瀏覽一遍,也和想象中的不出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