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肆,怎敢侮辱家師!”

風羽眼睛睜得大大的,“侮辱?這位大叔,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你不知道禍從口出嗎?我何時侮辱過令師了?”

“休要猖狂,即便這裡是你唐國都城,也不要如此厚著臉皮吧。”眼看,那男子就要管不住自己的怒氣,渾身內氣翻騰,隨時準備致人死地的感覺。

頓時,風羽的眼神也變得犀利起來,彷佛渾身帶電一樣,和剛才言語相激、巧言令色的世家公子頗為不同,“哈哈,若要說我侮辱你們,那你們剛才在做什麼?還知道這是我唐國都城,就不怕站著進來躺著出去嗎?使臣二字可不是隨意戴著玩兒的,既然不懂做客之道,那就不要怪我們不懂待客之道。想打架,本王奉陪!”

場面氣勢一陣劍拔弩張,但卻偏偏陛下和眾臣無人阻止,任由發展,好似這裡風羽說了算。

那夏國使臣心想:無論如何,既已挑起,萬不可如此收場,已然得罪,也要打壓一下氣焰方可。隨即,給了那中年男子一個眼神。

收到指示的男人站了起來,腳尖一挑,躺於案臺上的那柄九環刀握在了手中。

風羽也握住了自己的君邪劍,緩緩拔出劍鞘,內力加持下,暗夜中,君邪劍發出耀眼的白光,一晃而過,這也是第一次風羽與君邪並肩作戰,或許,也是他(它)的成名之戰。

隨著那男人一聲大喝,戰鬥正式打響,面對飛過來的案臺,風羽一劍劈向,君邪劍下,哪怕不用絲毫內力,這木製的東西也不過比毛髮硬一點而已。

眾人大驚:好劍!

面對同樣境界的強者,還是名師之後,風羽毫不掩飾,全力施為。朔風刀法大氣凜然,不愧為漠北之地研究出來的武學,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磅礴的氣勢,師父說過,任何一門獨步武林的武功都不簡單,永遠不要小看哪怕最普通的一招。

雖然如此,但風羽可不是初出茅廬,追風逐影劍術使出,這一次可不是為了抵擋敵人的招式,也不是為了一劍重傷,而是封住那男人朔風刀法的每一步走勢。以劍為籠,把他困在那一方之中,招招受限,哪能發揮出刀法的厲害,不論境界,風羽對劍法的領悟可遠超過這男人對刀法的領悟,尤其是與並肩王一戰之後,那劍術變得更加出色。

每每無法脫困之際,男子便以氣運刀,試圖強行破開,屢屢處在下風,看得邊上三皇子和使臣愁狀百出,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同境之爭會形成如此一邊倒的局勢。

正在打鬥的二人都已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內力頻頻外放,刀氣與劍氣激盪縱橫,若是一個普通人靠近,必然會被劃得遍體鱗傷。但也正因此,更注重招式的追風逐影的優勢便慢慢減少,畢竟風羽的領悟還沒能達到以快為尊的地步。

內心不禁冷笑一聲:哼,這樣就能贏?做夢!

風羽此戰根本不在乎喂招,他只在乎更快更有力地擊倒對手。藏山劍法,劍聖一身劍術的集大成者,非劍道強者無法施展,因為每一招都伴隨著充沛的內力方可一氣呵成。風羽立劍於胸前,左手並出二指自劍柄向上移動,腳步畫出半個圈,揮動右手,劍尖直指對手,一絲無可匹敵的劍意寒人全身,驚地那男人險些丟下了刀。

劍意!實實在在的劍意!

只有劍道小成者方能領會的劍意,朔風刀門下,目前也只有師傅和大師兄二人有此境界,悟出了刀意,這傢伙不過二十歲,怎麼可能!

是的,習得數名劍道高手的劍法和心得體會,又有了幾次生死之戰,還有劍聖和醫聖的指點,天賦異稟的風羽在小小年紀悟出了本不屬於這個年紀的劍道境界。

不僅僅是他,在場懂得武學的人,無一不為之所動,就連高壽、洪四、秦毅也為之一振。

九品巔峰境界之上,內力與天地自然相通,取名真元,氣海堅固且丹田化形,舉手之間,便可聯動天地之氣殺敵,就像當年風羽看到師傅教他那兩招時,那內力於天地化成的強悍無比的有形巨劍,雖然七品也能內力外放,但差之甚遠。

倘若眾多六品可與七品一戰,那九品是遠不及其上的武者的,不過那種境界的強者大多尋找著自己的最高點,極少在江湖走動,也可以理解為閉關修煉。

通脈、聞道、入道,聞道鏡便是將自己的所學悟出圓滿的意,極大地發揮出自己的實力。而此刻的風羽,在天賦以及眾位巔峰高手的強強打造之下,竟然在七品境界悟出了那一絲意,雖然只是開頭,離圓滿的意還差得很遠,但已然驚呆天下人,畢竟,就連天驕之中,也鮮有通脈之前能有此成就的啊!

換句話說,內容與形式相匹配,內力修為未至,有的東西不是就能學的,不然只會牽絆自己。就好比,劍術再強再精妙,一品的內力,你幾乎不可能戰勝一名高品,因為,別人只一劍,你就擋不住。

妖孽般的天才啊!唐國之幸!只是,秦毅與陛下在驚喜之餘,眼神中又夾雜著極為複雜的意思,甚至,是殺氣!不過,並沒人注意到這些。

再看場上,全力之下,風羽只一劍,加上那無比鋒利的君邪,九環刀斷了!無與倫比的氣勢之下,長劍已然架在了脖子上,點點血漬流了出來。

陛下終於開口了:澤兒,行了,到此為止吧我唐國還沒有棺材能給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