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入世篇 第六十一章 宮中鬥宴(第2/2頁)
章節報錯
臺階之下,便是朝廷重臣和兩國使臣,場面壯觀宏大,此時此刻,就差歌舞昇平了。
至於陛下為何有所煩惱,乃是其下一名夏國使臣正在說話。
“素問唐國沙場所向披靡,並肩王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立下戰功無數。想必今日貴國的在場眾位之中,不乏英雄好漢,我夏國地處西域,氣候不如唐國優越,所以我夏國男兒比較粗獷。今日得此良機,我們三皇子殿下想要藉此挑戰貴國的高手,以應此刻心情,不知陛下是否準允?“
這傢伙,夏國三皇子乃是朔風刀向平的弟子,雖然皇室掛名,但也好歹所學二十餘載,據說不久前已經到了六品境界。宴會之上拿此說事,是想嘲笑我唐國重文輕武嗎?畢竟眾位皇子中,實力較強的也只有二皇子靖王秦君軒和四皇子魏王秦君珏,但也均為五品,單獨挑戰都不是對手。這擺明是挑釁!
洪四在陛下耳邊小聲說了一句:”陛下,若想勝他,怕是隻有並肩王之孫,驃騎將軍秦驍龍了。“
無論成敗如何,此刻若是不答應,恐怕也說不過去,也難免落人下風。
”貴使既然想玩兒,那就依了貴使的意思好了。我大軍陳兵夏國邊境,好兒郎們皆替國出征,熱血沙場,我們這群文弱書生倒是也能以武會友,也不失為一種向他們表達敬意的方式,來人,準備準備,一起欣賞在這廟堂之上夏國三皇子的英姿。“
眾位大臣心中一樂,陛下不愧為陛下,三言兩語之中就挽救了尷尬境地,不僅壯我國威,還貶低了三皇子一身武學荒廢只能供人賞悅,即便敗了也是襯托三皇子的以武為樂罷了。
三皇子絲毫忍耐不住,”哼,陛下,小王能坐在這兒,不是也恰恰說明我夏國尚未近全力。口頭上鋒利又有何用,手底下見真章才是王道。莫非沒有能戰之人嗎?小王還請唐國各位賜教。“
語氣桀驁不馴,一點都沒留連面,就連自家使臣都想要攔住他,出使本就可以兩國出謀較量,這也是使臣地位頗高的原因,但絕對沒有在他國地盤上當眾明面羞辱的,這是大忌!
本就落了下乘,此時還在試圖在武力上駁一點面子,可謂徒勞無功,但話已出口,也只能如此了。
靖王秦君軒站了出來:“父皇,兒臣雖然武功平平,但甘做綠葉陪襯三皇子殿下。”
“嗯,去吧,隨性就好,今夜也能熱鬧熱鬧,你本就閒散在府,不必在乎其他。”
站在圍牆上隱匿的風羽也在打量著在場的所有人,雖然看上去與平常人家辦酒席無異,但卻風雲詭譎,沒有一個簡單之輩,就連乾孃和姨娘都顯得遊刃有餘、胸有城府。果然,越是權力集中之地,越是兇險難測。
尤其是這位初次見面的父皇,兩句話就轉變局勢,還藉此打壓了夏國一頭,心機深沉,智慧超群,審時度勢之間又不失皇族威儀,好生了得!
“請。”
場上,二人一刀一劍轉換甚快,招招式式毫不留手,切磋之意一點兒都沒看出來,但也正是這樣,大家才覺得正常。
首座上,站在一邊的洪四突然在陛下耳邊說了句什麼,陛下表情終於有了些許變化,有同情,有欣喜,有無奈,也有迷茫。
並肩王根本就沒在看比鬥,仰頭飲下一杯酒,跟了一句,“他,來了。”
陛下抬手招呼侍衛,在六子賢王秦君佑下面又加了一個座位,看得眾人不解,瑜妃和皇后倒是眉腳帶著笑意,知道了什麼。
雖然風羽不知道他們說些什麼悄悄話,但也看得明白,自己早已被發現。不過反正沒人叫自己,乾脆再看一會兒好了。
五品與六品,未達七品前,在武道高手看來並無區別,但二人之間的比試還是有勝負的,靖王雖竭盡全力,卻仍然不敵三皇子,三皇子也知道自己此番處境,自然不會盡全力,因為贏了也不會輕易下去。
果然,在靖王略顯敗意之後,魏王也不在看著,起身一劍挑開三皇子的刀,看了眼二哥,二人二十多年的兄弟,自然知曉意思,點了點頭,握劍下垂,“本王輸了,三皇子好功夫。”
“二哥不敵,本王也看得心癢癢,索性趁此良機,也想與三皇子一較高下,不知意下如何?”
三皇子沒有說話,直接拔刀橫行,兩人很快戰在了一起。
風羽記得乾孃曾說過要小心這個魏王,其背後恐有個驚天陰謀,不過,就這幾炷香的時間,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反倒是我唐國內部團結一致,一片赤誠,加上陛下上位這些年,廣施仁政,唐國一片欣欣向榮。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疑慮表現太多,只會露出自己的破綻。
這一次,夏國三皇子沒有放水,他知道戰勝眼前這個王爺,同輩之中,便不會有人能贏過自己,也算出了口氣。氣海未成,終有體力不支之時,宜速戰速決。手中鑲著金邊的單刀用力揮舞,領悟的一點朔風刀法一直招呼著,間隙間,竟一腿掃中秦君珏,秦君珏差點砸翻邊上大臣的桌子,直撫摸著肩膀,隱隱作痛。
那三皇子趁著眾人還沒有發聲阻止,又是飛起一腳從上而落,想要踩住秦君珏的胸口,讓他躺在自己的腳下。
也就在此時,遠處一柄尚未出鞘的長劍凌空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