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入世篇 第三十九章 動身藥王谷,路從湖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九章 動身藥王谷,路從湖州
離開了楚家,揹著行禮繫好腰帶的風羽還去了一趟普法寺。兩位大師有恩,離開前總該告個別的。
等到了普法寺門前,看著緊閉的大門,風羽才反應過來,天都沒亮,大師還在休息,我跑來做什麼,本來是想感謝一番,難道也把他們從夢中叫醒嗎?想來也是不再等待,亦是留下一封書信別離,只是內容不太相同罷了。
公雞打鳴,東方亮起了一絲魚肚白,年紀大的人向來不貪床,管家福伯起身活動一下身體,卻瞥見了風羽的房門大開著,好奇地往裡望了一眼,只見整潔的床褥和桌椅,再無他物。拿起桌子上顯眼的書信,急忙去了家主那兒,”老爺,羽少爺,他走了。“楚向風和楚向天正喝著早茶的手頓了一下,”嗯,知道了,管家,你去忙吧。“
地靠西南的藥王谷,離現在的風羽可謂山高水長,索性路上買了一匹馬,策馬奔騰,爭取早日到達。
湖州,因為有個太平湖被賜名,歷來物產豐富,農漁業很是出名,每到初秋時節,很多肥美的大螃蟹和清尾蝦就會被運往京城,最好的那份自然是上貢了,大唐最美味的蝦蟹絕對來自湖州。不過,也正因為太平湖的存在,有些時候帶給百姓的可未必就是太平,一旦暴雨連綿,太平湖水位大漲,帶來的結果可想而知。
君主之道,正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湖州豐收之際每年都會上繳國庫大量民稅,洪澇之際,自然朝廷也要下撥賑災錢財。
這一日,風羽西行路過湖州,正值洪水之後,牽馬而行,一路上遇到不少災民流離失所,施捨一些之後,自己也剩餘無幾了,但遇到的難民越來越多。
前面,一位老伯正在拄著拐蹣跚地行進著,不知道去往哪裡。
風羽小跑著攔住了老伯:“老伯,您好,我不是壞人,我就是要往西邊去,路過湖州,想問問這裡到底發生事了,怎麼這麼多難民。”
老伯滿身疲憊和飢餓,看著面前的小夥子,不說富家子弟,但穿著上也不會是窮苦百姓,“小夥子,今年太平湖又發大水啦。我們這些湖邊的村子好多都被淹了,只能往主城跑去混口飯吃啊。”
“老伯,看您腿腳不好,要不您上馬吧,我送您過去,我正好也要去湖州城內找個地方休息休息,一起同行如何?”
老伯年紀大了,確實有些心動,”這,那就多謝小兄弟了。“
”不用客氣,來,我扶您上馬,您一定坐穩了。“
路途不遠,沒過多久,就已經能夠看見城門樓了。城門外災民不少,正在一個個排隊受查,看樣子這次洪災面積還真不小。
等到了高大的門前,風羽才發現,不僅難民要排隊,只要是想進城的都得排隊,自己也不能插隊先走。
”老伯,您站我前面吧,我們一起排隊。“
”謝謝你了,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
人頭攢動,看這行進速度,這些官兵當差還真是認真,閒來無聊,索性和老伯聊起天來。
”老伯,既然難民都往縣衙趕,那為什麼只有你一個人呢?家裡沒有別人了嗎?“
”哈哈,老頭子我雖然寒磣了點兒,但向來守規矩,運氣不錯,家裡兒子兒媳在這湖州城裡開了個客棧,做點生意,因為咱們湖州的大米、魚蝦等東西比較有名,來往商人很多的,生意也算不錯,都是本分人,也不求大富大貴,能過日子就好。這不,兒媳婦兒給咱們家添了一個大胖小子,前不久老婆子程序給他們帶孫子去了。這次洪水有些嚴重,我也去兒子那兒避一避。“
”老伯,兒子生意這麼好了,幹嘛您還自己一個人呆在鄉下啊,進城享福多好啊。“
”小兄弟,你不知道啊,咱們家在村子裡也算是個漁戶,每年這老胳膊老腿也能做點兒事兒,能補貼一點兒就讓他們少累一點兒吧,況且那魚蝦螃蟹又大又鮮,自家抓的捨得吃,價錢那麼高,自己買肯定不捨得啊。“
”老伯,您辛苦了。“
”哈哈,對了,小兄弟你不是要住店嗎?去我兒子那兒吧,我讓他給你免費。“
風羽心想:湖州人這麼多,估計難找客棧,這倒是個好辦法。
”老伯,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不過,房錢還是要給的,不然哪叫做生意呢,頂多打點折就行了。“
一步幾停地等著,終於輪到他們兩個人了。
兩隊官兵站得筆直,列在大門兩側,中間為首的四個人負責登記和審查。
”下一個!“
老伯走上前去,”軍爺好。“
”姓名,家住哪兒。“
”我叫許德美,住在城東邊的肥水村子裡,家裡人都在城裡的安心客棧。“
一大堆問題問完,還要被四個官兵仔細來回看看,才允許透過。
”小兄弟,我在這兒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