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松江的情況,其實陳旭並不熟悉。

畢竟他是第一次來這裡,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太明白。

楊婉君被他一頓抓撓,終究還是全部招了。

事情其實也很簡單,松江的這批武器彈藥並不是普通,甚至可以說是極其稀罕。即便是以當年東北軍的體量,要生產幾萬條槍,幾十萬發子彈也是相當恐怖的數字。

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不算,最重要的是製作武器的機床等硬體。

東北軍在1931年之前可以說是擁有全國最先進的軍工業體系,饒是如此也沒法滿足近百萬大軍的消耗和不斷加劇的軍.閥混戰。

因此,到了軍.閥混戰的後期,基本上所有武器製造工廠都是卯足了馬力在生產,生產之後的主要武器彈藥就存放在奉天府,還有奉天以南的無人山區。

除此之外,很少有人知道松江也是其中一個武器轉運點。

明面上松江並不是一個適合存放武器彈藥的地方。

這裡的兵力部署不夠,地方商業又太過繁榮,人多事雜極其容易被間諜滲透,開戰之後很容易被日本人把所有的彈藥庫存一鍋端了。

不過鬆江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優點,那就是它地處南北要衝,幾乎是東五省南下中原的必經之路。

東北軍後期參與軍.閥混戰,少.帥帶著東北軍常年鏖戰關內,武器製造的工廠又在奉天府,所以常年有武器臨時儲存在松江作為臨時中轉站。

陳旭原本以為東北軍當年強盛之時,幾乎在每個城市都存了幾萬條槍,現在聽楊婉君說起來還知道這批武器並不是什麼市面上出門就有的大白菜,而是要去山裡刨的野山參。

這批當年截流在松江的幾萬條槍和近三十多發子彈,對於東北縱聯而言擁有著無法忽視的戰略價值。

只是聽著楊婉君把這話說到這兒,陳旭下意識的還是皺了皺眉頭,沉聲道。

“你打算幫著日本人把東北縱聯的人都害死?”

這批武器在楊家的管理下近幾年都沒有出什麼岔子,現在突然被趙大年和徐參謀一行知道了這批武器彈藥的訊息,無論怎麼想都像是楊婉君有意為之。

楊婉君對此並不否認,僅僅是一臉寡淡的說道。

“你說是就是吧,反正這件事也礙不著我楊家。”

她要是據以力爭,非要咬著牙撇清自己的嫌疑,保不齊把陳旭氣急了,說不定還真會對她做點什麼。

偏偏她現在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讓陳旭一時還沒法說些什麼。

事實上,陳旭也很清楚。

東北縱聯有徐參謀這樣的主事人,每一個戰略決策的制定和規劃必然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不可能僅僅是一個楊婉君就能煽風點火加以策動的。

再者田中信三也好,阪田玉川也罷,他們代表的是日本人在松江的利益,未必會選擇為了幾萬條槍就和東北縱聯的人拼個雞飛蛋打。

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些槍只是由頭。

其實日本人也好,東北縱聯的人也罷,走到現在這一步都想要讓對方出點血。這一戰算是雙方都早就決定好了的。

陳旭想到這裡,似乎是楊婉君身上的過錯也就沒那麼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