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江說完看向眾臣,楊彪作為太尉不得不先出列說道:

“大王,當今天下無主,各方勢力心懷各異,劉氏宗親都想在自己地盤上稱帝,但是又知道各方勢力甚至其他同族不願意,所以他們退求其次想當個王。

事實上天下一如春秋戰國甚至更亂,當年好歹還有周天子,而今卻空有一個朝廷,新帝卻難以找到。

作為朝廷,我們絕不能給割據諸侯任何機會,別說封王,就連侯都不能給他們,天下亂局,那就一步步撥亂反正,無論未來天子是誰,我們也得堅守下去。”

蕭江點了點頭說道:

“楊卿家所言極是,他們可以不聽我們號令,我們也可以擱置他們的請求,他們玩他們的,我們搞我們的,嗯……既如此詔告天下,本王執掌朝政,天下各州各郡須立刻上表臣服,並交出軍權,否則以亂臣賊子論之。”

蕭江出手就是猛藥,楊彪一聽麵皮抽搐著說道:

“大王,若是如此,我擔心各宗親諸侯會發檄文矯詔不認我們這朝廷,到時候他們更有理由四處征伐了。”

蕭江心中暗笑,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這群大漢老臣想要利用他恢復朝廷立新帝,而他則利用他們聚集人才,如今他是正兒八經天下認可的冀王,名頭在,無論他到什麼地方,都可以聚集起各方人才,這也是這個時代特色,名聲地位身份,就如那演義中的劉大耳朵,一箇中山靖王之後的漢室宗親名號,就讓他一路賺了多少人才。

現在蕭江已經算豎起了名正言順的大旗,這群老臣用處已經不大,而天下亂局他肯定要清理,卻又不想受牽制,那整個天下皆王就可以慢慢讓這群老臣失去希望,從而讓他有機會將現有的朝臣轉變成他的嫡系。

楊彪感覺到一種莫名壓力,孔融可是清流儒家之人,他出列說道:

“大王所言臣認為完全正確,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們作為天下正統,絕不能讓割據諸侯有絲毫認為自立有理的想法,哪怕我們暫且無法討伐他們,也要讓他們明白,不服從朝廷,他們就只是逆賊。”

楊彪總感覺這樣做不好,卻又覺得孔融說得對,他苦笑一下看向士孫瑞說道:

“士大人你認為呢?”

士孫瑞號稱品行人格第一的大臣,心中對諸侯割據十分不滿,他點頭說道:

“我也支援大王的決定,交出手中軍權,這是各方認同朝廷唯一方式,或許有些人不願意,卻表明了他們的態度,對我們來說,這時段態度決定一切。”

蕭江看了看士孫瑞,這老頭身體已經不行,雖然聲如洪鐘氣色其實已經衰敗,能活多久都難說,相比之下孔融和楊彪正當壯年氣色好精神好,活三二十年沒問題。

老頭夠正直,卻剛好落入蕭江算計之中,看到兩大臣支援,蕭江立刻拍板說道:

“既然士大人和孔大人支援,那麼我們就這麼決定,士大人起草詔令,蓋上王璽發往各處,今日我登基為王,也算讓天下明白本王蕩青寰宇的決心……”

……

夏日炎炎,中午長安城內地面熱浪滾滾,街上都沒有什麼行人,隨著一匹快馬從城門快速到達冀王府門口,上面計程車兵翻身下馬大聲叫道:

“幽州八百里加急,公孫瓚與劉虞交戰雙雙戰死,我軍乘機拿下整個幽州,現在正整備大軍前往高句麗。”

等蕭江看到急報,他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他已經發檄文到烏桓讓他們舉族投降進入幽州,若是不聽號令,雁門胡人就是他們的榜樣,至於征討高句麗,那是他不想自己身後留著一群小蒼蠅。

“報,士孫瑞大人今早一跤倒地亡故了……”

戰報還沒看完,又是一名士兵跑進來急報,蕭江嘆息一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