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大臣皆出列支援出兵,蕭江早就有打算,他點頭說道:

“西岐多年來暗中訓練大軍,目的就是為了造反,今日他們已立反旗,看來他們忍不住了,接下來比干王叔代我擬詔,將姬昌多年來所作所為宣告天下。

至於他們被殺到底是何人所為我們也暫時無法查證,不過想要我背下這黑鍋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造反我們討伐,戰爭一開就是死人,這一點我想西岐那群人也明白,但是他們不在意自己百姓安危,我卻不能不顧。

這戰爭拖得越久,那麼百姓受苦越多,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一擊而勝方可讓天下恢復安寧。

所以我決定親自統兵前往西岐,黃飛虎為領兵大將點兵十萬隨我出征,費仲尤渾作為護軍,比干王叔安排糧草軍械轉運,同時代我監國。”

蕭江要御駕親征,這是早就和比干等人商議好了的,比干知道不會反對,黃飛虎自信能夠保大王安危也不會反對,微子巴不得蕭江前去更不會反對,同為宗室的箕子卻出列說道:

“大王要親征西岐,這是不是太過於重視西岐了?讓武成王領軍解決便可,大王萬金之軀可不能出事。”

蕭江哈哈一笑說道:

“王叔放心,再說了,這西岐給我數落了十宗罪,若是我畏怯留在朝歌,也枉為天下共主。

親征而戰,讓天下諸侯明白詆譭我就得承受人王怒火,不滅西岐叛賊,天下將永無寧日。”

蕭江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避戰畏戰待戰,主動出擊打亂聖人安排,那麼封神之戰就會加速推進,最終脫離聖人掌控,結局會不會是西周代商那也就難說了。

宗室只要不阻攔一切都好辦,而箕子對於管理國家能力不亞於比干,這些年他也負責著許多重要事務,他能看得出大王有著雄韜偉略,所以他並不是要阻止而是勸一下以盡臣子的心意而已。

蕭江看了看,大家不再反對他便說道:

“明日武成王便點兵集結準備開拔,讓天下人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西岐反商早有準備,至於姬昌和伯邑考被殺之事,若是姬發拿不出證據來,我想天下人會知道是怎麼回事的。”

……

“什麼?怎麼會這樣?這帝辛居然如此狠辣霸道,比干給他寫的詔書如此犀利,這如何是好?”

數日後的西岐王宮,武王姬發一臉惶恐地看著蕭江發出的詔書,上面一件件反駁著檄文中汙衊帝辛的事,還號令天下諸侯勤王滅了西岐叛軍,尤其是帝辛親自率領十萬大軍討伐之事,這讓整個西岐上下不禁震動起來。

別看西岐有十五萬大軍,殷商只出兵十萬,可兩者間效果不同,蕭江替代帝辛後軍隊實力越來越強,對他支援度又無比的高,相反西岐十五萬大軍雖然訓練有素,可姬昌才死,軍中本就動盪,這天下共主號令天下討伐,至少一小半士兵會被嚇到。

姜子牙本就是奉命下山輔助西岐的,雖然他有著很高的理論知識,可他也是第一次實際操盤,原本在殺手說是帝辛派人殺姬昌的事時,姜子牙就不相信這件事會是帝辛所為,可姬發處於暴怒之中,加上散宜生的挑動下,姬發不管不顧發了那道幾乎都是虛構的檄文,然後自立為王與殷商決裂不說,檄文還要殺帝辛以告天下,這讓姜子牙感到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