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而富有活力。

“很漂亮。”梁虹說道。

“附議。”韓琦說。

拍了兩張照片發在微博上,韓琦在上面寫著。

我還是最近才知道這個地方的,北極的一個登陸點,上面有著好多面國旗。

在今天,第一面紅旗也插在了這裡。

鮮豔,招展。

一如我們現在年輕的祖國。

(圖)(圖)

代表著祖國在世界的某一個點駐足,留下印記。這種參與感讓所有人都產生了極大的自豪,就算沒有相機也在拿著手機拍攝國旗飄揚的照片。

張新宇想起船上還有很多吃的,就說:“這裡好像離我們國家的科考站不遠,要不我們去拿著東西去看看?”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們走路過去嗎?”鄭橋問道。

“當然是開船。”

幾人重新上了船,韓琦才說:“他們會允許我們過去嗎?科考站應該是國家的地盤吧。”

“是啊,正因為是我們國家的地方,那你還怕什麼。”

過去看看,大不了把東西送給他們後咱們自己走嘛,而且自己遊艇上的雷達壞掉了。在北極這種人跡罕至的地方,如果說有一個地方能夠幫助他們,那一定就是北極科考站了。

張新宇開著船,小心的沿海前進。

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在北極的海域中開船還是很危險的,無法準確的知道周圍海域的情況,只能靠著目視和第六感。

韓琦的第六感很厲害,眼睛的觀察也很厲害。

所以就算在這樣的冰冷的寒風中,他也沒有躲進溫暖的船艙裡面去,而是在船頭的位置看著周圍。

他看著時間,船開了大概半個小時就到了一個看起來就很正規的登陸點。

前面還有小房子,也有人活動。

“這是我們的北極科考站?”韓琦問張新宇。

“應該是了,你看那個標記。”他指著房子上的一個徽章,然後對船艙裡面的人說,“我們到了,鄭橋你帶著我們剛才準備好的東西出來,梁虹呢?你在船上還是跟我們一起。”

說話間她都已經出來了。

作為一個暈船的人,有下船的機會怎麼能不珍惜呢?

“肯定要下去啊!”

她說的斬釘截鐵,精神都比之前好多了。

說是科考站,但韓琦總覺得這裡就是一個東三省地區的農村,有人從遠處拖了冰回來,有人拿著斧頭劈柴。或許來這裡的陌生人太多了,他們都沒仔細去看從這艘遊艇上下來的人是誰。

四個人左右看了看。

張新宇還算比較有經驗的,他伸手拿過禮物。

“給我吧,我去看看,你們在外面等我。”

大家點頭,梁虹想去看看這裡的一個小賣部有什麼東西,鄭橋哪裡都不想去,而韓琦想去看看劈柴到底那個人……看起來文文弱弱的,但力氣還挺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