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是草莓派,三明治和牛奶,歐洲國家都特別喜歡牛奶,相對的其他飲料到是很少喝,但其實種類也不少,華夏,印度這樣的亞洲國家飲料產品也能在超市裡看見。

派可以當做是一種特殊的麵包。

把水果處理一遍當做餡料,然後把麵皮切成條,來回的在水果上面編織,最後送進烤箱。最終的成品看起來是焦黃的,比起送入烤箱之前稍微有些膨脹。

這就是派了,聽起來很簡單。

但處理水果的方式,那就是各家主婦們的不傳之秘了。

有些喜歡切了用水果泥,有的切成大塊。

反正做法多樣。

韓琦在麥爾肯家裡吃到的草莓派就是塊狀的草莓,可以感覺出來用油炸過,而且還能肯定是黃油。

確實很不錯。

草莓清甜的味道沒有被油炸給完全過濾掉,反而增加了一種獨特的口感,一抿就碎,香味瞬間充滿整個口腔。

韓琦微微閉上眼。

這種好吃的東西得把味道記下來啊,如果有機會的話自己一定要問問是怎麼做出來的。

一眯眼,再一睜開。

小麗娃盤子裡的草莓派就快吃完了,她的媽媽正在用眼神示意她要淑女,但小女孩的注意力顯然都在餐盤當中,嘴角留著好些醬汁,韓琦真想把這一幕給拍下來。

果然還是生一個女孩子比較好,就連調皮都這麼可愛。

“麗娃就是這樣,吃東西的時候總安靜不下來。”

“沒事,很可愛。”韓琦說。

麥爾肯向韓琦問了些學習繪畫的經歷,他本身雖然沒有,但腦海中卻是有一整套的從初學到專業級的心路歷程,於是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很多畫家會遇到的難題,韓琦依然能夠遇到。

“在康陶畫的那幅畫像還挺難的,我當時想了好久都沒有頭緒。”

“後來你是怎麼解決的?”

“靈光一閃吧,我先明白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愛好,再用這種感悟來觀察別人。確實比以前開闊了不少新的視野,畫出來的作品挺受到康陶爵士喜歡的,他甚至幫我交了稅,送了我很多酒。”

“康陶酒莊的老闆?不是傳聞說他很吝嗇,為人很難相處嗎?”

韓琦回憶了一下,說道:

“別人也給我說過,但我覺得傳聞都不太可信。至少對我個人,還有他對孫女的疼愛來說,這是一個很和藹的老紳士,至於對其他人就不是我能評價的了,我和他只接觸了幾天。”

當時韓琦住在康陶莊園後,確實有一些朋友向韓琦詢問老康陶的性格,外界都說他性格比較乖張。

確實沒發現。

“別一直說我啊,我對你的工作也很好奇,民俗家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麥爾肯說自己是冰島的民俗專家,而且也以此為生,還出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