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萊克礦場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屬於康沃爾郡。

如果把整個英國看做一個海馬,那巴特萊克礦場就處於這個海馬的尾巴尖,周圍都是海、

在離開華夏後的第三天,公交車把韓琦放在了這個海霧瀰漫的小村莊裡。送走喧囂的公交車,眼前空無一人的小路讓人不免覺得有些恍惚。

這就是黛爾當初畫那幅畫的地方嗎?

他是前天深夜到達英國的,熬了一天用來倒時差,然後就登上了開往康沃爾郡的火車。

一路上也費了不少功夫,火車,大客,出租,公交都坐過了。

“看起來不太像畫上的地方啊。”

韓琦拖著行李往前走著。

公交站臺這裡有一塊路標,明確的標識小鎮所在的方位。這種有路牌,而且只有一條道的情況下,韓琦是絕對不可能走錯的。

村莊的小路安靜得讓人全然感覺不到這裡是一個有人生活的地方,到是路邊不知名的野花一路伴隨著韓琦,帶著他來到了村子裡。

他原本以為要走很久的,不過只是幾分鐘韓琦就看到了房屋。

很小,一眼就能從這一頭看到另外一頭。

不過旅館卻很顯眼,走進來韓琦就看見了,於是趕緊去開了一個房間,把行李什麼都放在裡面。

手上背上都沒有帶著東西,舒服多了。

把單反的包拿上,下樓。

旅館的老闆是一個胖女人,看到韓琦下來了,點個頭打招呼,繼續看電視。

“老闆,去海邊往哪兒走?”

“你要去海邊啊,我們這裡沒有沙灘哦,到處都是礁石。”

“我不是去看沙灘的,就想拍一拍大海。”

韓琦舉著手機的單反示意了一下,證明自己是去拍照的。

“拍照啊,我們這裡的景色是挺美的。”她走出吧檯,在外面對韓琦指了一個方向說道:“從那邊的房子穿出去就有一條石頭路,你跟著就走就好了,走到頭就是海邊,你還能順著這條路回來。”

韓琦點頭說:“明白了,謝謝老闆。”

這邊的路和之前進村子的小路一樣,兩邊都有那種不知名的野花。這種花只有在路的兩邊才有,讓人覺得這花就是從石頭縫裡面長出來的,是在歡迎走過這條路的人。

走了十分鐘,海浪聲越來越大,然後韓琦就看到了灰濛濛的大海。

這裡的海浪起伏明顯,海水一波一波的沖刷過來,拍打在礁石上出現白色的水花,不過遠處的海依舊是很藍的,夏天其實是最適合看海的時間,能夠看到書本里面寫的那種蔚藍色的海。

他放慢腳步,看著周圍。

這裡四處都有廢棄的屋子,有的很大,有的很小,就像單人宿舍。

韓琦不瞭解他們昔日的用途,不知道這些房子在以前是用來工作的還是用來生活的,只能在腦海中想象著他們曾經的輝煌……但他們荒廢的樣子讓韓琦就連想象都很吃力。

那幅畫是黛爾在九幾年的時候來畫的,那時候韓琦都還沒出生。

而到了現在又是二十年過去了,還是在海邊這種容易讓建築快速老化的區域,所以他們荒廢的樣子也可以理解。

巴特萊克礦井,顧名思義,這裡是一個很古老的礦井。

來的路上韓琦搜尋了這裡的訊息,據說這個礦井早在16世紀就被開發出來了,海底的礦井深度能達到五百米,而黛爾畫的那個建築就是當初的發動機房。

經歷了幾個世紀的輝煌之後,隨著錫和銅的價格下降,這裡的採礦活動就在19世紀的時候徹底停止,後來逐漸變成了現在這樣的蕭條模樣。

這裡廢棄房子這麼多,不好找啊。

韓琦在海邊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一路上也看到了更多的建築,大多是石制的,也只有石頭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存在這麼多年。

不過都和剛到海邊的時候看到的建築一樣,被風化得完全不能住人,彷彿隨時都能坍塌。

可真正坍塌的還是少,頂多是屋頂塌了下去,房子的主體結構還是非常牢固的。這讓韓琦對當時的設計師感興趣起來,他們是如何做到讓房子在海邊屹立幾個世紀之久而不坍陷的?

遠遠的,韓琦看到一個房子上的煙囪很熟悉。

但同時天空迅速的陰沉了起來,在歐洲待過一段時間的韓琦知道這是要下雨的徵兆。但又不想這時候回去,於是加快速度朝著那個很眼熟的房子小跑過,他有預感,那就是黛爾畫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