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武侯祠(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以。”
有觀眾肯定比沒觀眾好。
下樓後對面就是武侯祠了,韓琦去買了張票……好傢伙五十塊錢一個人。
走進武侯祠,氣氛便截然不同起來。
外面街道上的大多是錦城本地人,而來到這裡的大部分是外地遊客,穿著靚麗的衣服,帶著遮陽的小草帽,就像個忠實的攝影師一樣舉著自己的手機,到處不停的拍。
韓琦也瞬間融入了這種氣氛,拿起自己的手機準備著。
武侯祠正門的牌匾並不是武侯祠,而是漢昭烈廟,因為這裡並不單單是武侯祠。最早以前這裡是劉備的惠陵,有陵就有廟,所以就有了這個漢昭烈廟。武侯祠是後來遷入到這裡的,也是所謂的良臣伴明君。
“涼快起來了。”
走進武侯祠,韓琦最先感覺到的不是歷史的氣息,而是溫度的變化,畢竟這種東西最顯而易見。外面的大街最起碼也有三十度以上,一轉眼到了個平均氣溫二十五六度的地方,再遲鈍的人也能感覺到其中的區別。
所以古代園林喜歡修池塘,也不是沒有道理,冬暖夏涼,起了一個調節溫度的作用。
武侯祠的第一部分是昭烈廟,看到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的雕像,大殿的兩側是文臣武將廊,供奉著趙雲,龐統等等二十八位蜀漢的文臣武將,再走不遠就是前後出師表的石刻。
這東西可把韓琦害苦了,那段時間為了背它,韓琦天天晚上六七點才回家吃晚飯。
畢竟是編到語文教材裡面的一首作品,全國幾乎所有的學校遇到這篇課文後,都會讓學生朗讀並且背誦。
旁邊不遠就有一個小孩,看起來大概十二三歲,正在媽媽的提示下背誦這篇出師表,現在他已經自己蒙著眼睛背了一半多,不少人圍著他們一家人用手機錄影。
“厲害。”
這麼小就能背下來了。
學渣韓琦現在已經完全忘記了出師表上的內容了,如果現在讓他背誦,估計只能說幾句……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中間部分全忘。
其實學習就是這麼一個過程,看你學得有沒有忘得快。
武侯祠裡到處都是綠植,尤其是桃園部分,幾乎是每隔兩三步就能看到一個精美的盆栽,其中還有個荷花池,現在的荷花已經開了,飄蕩在水面上非常漂亮。
“這是真的荷花吧?”這也太美了。
韓琦已經聞到荷花的香味了,不再考慮這到底是真的花還是假的花,完全沉浸在這片小小的區域裡面,用手機拍了不下十張照片。
拍下照片後韓琦在旁邊的涼亭坐了會兒,看著手機裡自己的‘作品’有些洩氣。
不怎麼好看。
繼續往下走。
到惠陵部分的時候還有一個景點特別漂亮,網路上叫他竹影紅牆,實際上就是一個紅牆走廊,走廊外栽種了很多高高的竹子,當太陽斜射過來,光影透過竹葉的間隙照在紅牆上,竹影紅牆就形成了。
在這裡拍照只要用對了濾鏡,無論怎麼拍都很有感覺。
但韓琦偏偏就是一個不會用濾鏡,也不會拍照技巧的人……作為一個旅行者不會拍照也太浪費了。
去那麼多地方,看到這麼多美麗的景色。
如果不能用相機儲存下來,韓琦擔心自己會把這些景色當做上學時候背誦的那些課文一樣,當時覺得印象深刻,但久了不去回憶,漸漸的就把課文的一部分忘掉了。
畫面這個東西,只要忘記了其中一點點細節,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他有點後悔沒有選攝影師職業,按照自己得到的歌手職業技能來看,如果選了攝影師,那就能學會構圖,調色,後期等等有關攝影的所有知識……不過確實不好短期變現,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