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實驗室內。

臨近到中午的時候,楚陽這才將完整的初步設計圖給設計了出來。

直接傳輸到了實驗室的大螢幕上:“玄武,給我將設計圖的3D建造模型製作出來!”

下一秒。

在楚陽眼前的一個大螢幕上就出現了二代機甲的3D模型。

外觀上。

機甲的外形比一代的要顯得臃腫了幾分,也更高大了一些。

不過在內部增加了一些零件的適配裝置,可以伴隨著使用者的身高體型來自動調節機甲的內部構造,完全貼合使用者的身形。

“模擬上次實戰得到的資料情況,和一代的資料模型進行一下比對!”

楚陽開始準備進行資料測試。

記住網址

很快,在大螢幕上便出現了初代機甲的3D模型。

伴隨著螢幕右側下方一連串的電子資料分析對比,很快,玄武這邊就給出了最終的測試結果:

“白虎1型機甲,搭配身高183厘米,為老闆您私人打造機甲。”

“機甲重量770kg,外附可拆卸鋰空氣電池100kg,總重量870kg!”

“滿載工作時間4小時,雙臂力量超過1.5噸,飛行速度100m/秒......”

“白虎2型機甲,搭配身高1.7米到2.0米,在適配情況下,可以向下或者向上容納1.6米到2.10米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機甲總重量890kg,外附可拆卸鋰空氣電池100kg,總重量990kg!”

“滿載工作時間2小時,雙臂力量超過1.7噸,飛行速度100m/秒.....”

“綜合資料對比。”

“1型機甲的續航能力更強,不過手臂力量稍微削弱。”

“2型機甲在防禦能力和力量,以及適配性方面有了將近20%的提升,不過相應的,曲率驅動飛行能耗增高30%,電池續航能力削弱50%,機甲靈活性方面,削弱40%!”

......

“這個資料,還是有點弱了啊!”看到玄武給出的資料結果後,楚陽微微皺了皺眉。

續航直接少了2個小時。

雖然力量和防禦得到了提升。

不過因為總體重量增加,曲率驅動的能耗,和其他行動的能耗增加是必然的。

而且還有一個重大缺陷。

那就是機甲的靈活性了。

因為內部加裝了適配裝置,增加的機甲的體型,靈活性衰弱是正常的。

不過他沒有想到,居然削弱了將近40%!

這可不符合他心目中對二代機甲的希望。

楚陽開始沉思了起來。

從材料方面下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