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的家產終究被查抄了大半

在不可抵擋的武力面前,曾經維持著何家榮耀的田地和金錢都被分散一空。

正是藉著何家的財物和田地,大同和尚迅速在定遠縣內聚集了一大批的人馬,這群人大多都是底層的流民、失田的佃戶以及飽受欺凌的家丁。

在這一群人得支援下,定遠縣的其他大戶也斷然沒有幸存的道理。

各自都被攻破了宅院,大半的錢財、田地都被強行剝奪了去,而後按照人頭進行統一分地。

想要分地,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由於地主豪紳土地兼併嚴重,朝廷已經許久未進行田畝丈量,整個縣城內,有大量的田地都是隱田,根本就沒有登記在冊。

想要主持分田,必須要不少專業的人才花費大量的精力方能實現。

不過說來也巧,大同和尚在定遠縣站穩腳之後,便立刻有十幾名民間義士來投,這些人都精通數學管理,隨便放出去一個,都足以成為一些高階官員手下的幕僚。

這十幾個人迅速組織了一百多人略微懂些文字和算術的分田團隊,然後前往各個村子主持分田。

在短時間內,雖然定遠縣依然混亂,但一切都在向著有序的方向發展。

同時,在大同和尚刻意宣傳定遠縣願意賑濟災民一事,大量的飢餓人群成群結隊來到定遠縣。

只是半個月的時間,定遠縣的外來人口便暴漲,達到了一萬三千多人,基數已經佔據到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

面對這些災民,大同和尚來者不拒,統統都列為救濟名單。

反正他搜刮了整個縣城的大戶,目前囤積的糧食有十幾萬石糧食,敞開了吃或許不夠,但在粥水裡頭放些草根、樹皮或者野菜,好歹也能勉強果腹。

……

“無產宗,那是個什麼玩意兒,是哪個元帥傳下的道統?我怎麼從未聽過。”在距離定遠縣約莫十多里路之處,有一個叫王柳莊的村子。

在這村子的外圍,聚攏了人數接近千人的濟民。

這群人中領頭的,卻是一個道人。

其人穿著一身青藍色的道服,頭上戴著冠帽,面容白淨,唇上留著三綹鬍鬚。乍一瞧上去,倒是有些仙風道骨的意味,不過,這人的一雙三角眼,卻讓其多了幾分不正之氣。

雖然他身後的饑民都面帶菜色,但行走之間卻並無虛浮無力的感覺,看來他們雖然四處流竄,但應該也不至於長時間餓肚子。

這個道人一路走來,也聽聞了定遠縣的情況。

傳聞定遠縣被一個法力高深的和尚佔據,那和尚是勞什子“無產宗”的傳承,哪怕道人絞盡腦汁,腦子裡對於這個宗派也沒有任何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