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道統修行的法門都不同,走得路數也不一樣,怎麼可能會有統一的修行境界標準。

不說其他,光是道門內部就分為修尸解的,修內丹外丹的,修符籙齋醮,每一家修持經典不同,修煉出來的景象和外在表現也不同,根本無從比較。

更別說,還有些高道之士或者佛門大能,他們精修道法佛法,但一輩子都無任何法力在身,隨便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把他們打死。

但他們境界高深,一旦走到最後一步,直接飛昇或者化作阿羅漢。

一步登天。

幾千年來,各門各戶都只顧著敝帚自珍,真傳只在幾人之間流傳,也沒人閒著沒事去制定統一的修行規則。

倒是龍象安保公司在成立了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後,反倒收集了各家的法門,從中找出一條通用脈絡,作為境界的劃分。

這裡頭,不僅有國內的修行法,還有國外的。

如今,勉強分出了七個級別。

第一級,喚作【末法】。

這一境界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是指的是未曾接觸到超凡力量的境界。一般是各家弟子熬煉筋骨,強壯體魄的階段。

吳玄之在被一刀斷頭之前,曾經有十年的時間處於這個階段。

還有就是那個叫茂生的年輕人,也是這個階段。

第二級叫做【靈感】,到了這一步,就代表著修行者初步的接觸到了一些超凡力量。

比如茂生被他師父帶回家後,如果給他開啟了法脈,那他就屬於【靈感】境界,這一步是超凡之始。

第三級則是【神魂】,代表著一個修行者真正做到初窺門徑了,能夠將三魂七魄凝為一體,脫離自己的肉竅,進入到幻界行走。

這一境界的修行者,可以具備一些微弱神通,而且便是肉身損壞了,也能以陰魂的狀態短暫存活,甚至被門派轉化為護法神兵。

第四級,喚作【乘雲】

神魂進一步壯大,便不僅能脫離身軀,更可以凝聚煙霞,庇護自身,甚至一念抵達百里之外,自在遨遊。這個境界算是【神魂】境界的補充,卻沒有實質的蛻變。

那個梅山教的中年道士,便算是這一步。

第五級就是如今甲十八的境界,也就是【戒律】境界。

此處的【戒律】,可以理解為修行者內心的一道執念,或者其修行的根本追求。

一個修行者只有明晰了自己為什麼修行,才能算把握住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