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三兄弟中,吳玄之是最無慾無求的。

現如今,大哥在海外工作,與同盟會的人往來密切,甚至是創會元老之一,主要就是給組織提供金錢。他則是進入了朝廷,一路攀爬,現在已經到了代理總督的職位。

吳玄之則什麼官身也沒有,最多就是在眉州的哥老會掛了個二當家的名號。

跟兩個兄長一比,就顯得平平無奇了。

只是吳赫怎麼也沒想到,一直都保持低調的老三,竟然隱藏的這麼深。

媽的,這可是造軍火,得多大的膽子才敢做這種事情。

“可萬一,新軍內部也支援那些鄉紳呢?”吳赫並非是不接地氣的官老爺,他是從基層慢慢升上來的,對於基層官兵的想法也有一定了解。

一般加入新軍的都有學習新式文化的背景,他們的思想通常都比較開明。

說句不好聽的,很多新軍在內心深處未必當真忠於朝廷,他們更想建立一個更加民主,更加平等的社會。

至少在最近幾年,各地時不時就會出現新軍帶頭起來造反的事件。

雖然規模不大,都被鎮壓了下去,但也讓朝廷有了危機感。

據說攝政王已經準備再次改革軍制,新軍的戶籍和服役的地點必須要分開,免得與地方鄉紳豪強勾結。

正如吳玄之所說的,那些鄉紳沒有槍造不了反,但如果鄉紳勾結新軍呢?

新軍有槍啊!

吳玄之微微一頓,手指敲了敲桌子。

站在他身後的白信,自袖子裡取出了一頁信紙。在紙上,工整的寫著二十多個人的身份資訊。

名字、年齡、戶籍、背景、性格……完整的羅列在上面。

“這些都是十七鎮新軍中可以信任的人員名單,前面的十三個人,可以引作心腹,其餘的人,你看著去用。”

吳玄之將紙推到了吳赫的身前。

吳赫的目光在上面掃了一眼,這些人最低也是一個棚正,最高已經是排長。他粗略估計了一下,這就等於是間接有一千餘人是屬於他們這一方的了。

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驚人了。

川中新軍十七鎮是不滿編的,雖然是鎮的編織,但裡面只有一協,也就是五千多人。

這就等於他能直接掌控五分之一的兵力。

再刨除中立的,剩下的人數就算與鄉紳勾結,也掀不起風浪。

聽到這裡,吳赫心中又是震驚,又是感激。

老三在暗中謀劃瞭如此之多,卻又毫不保留的全部送給自己,哪怕是親兄弟,也很少有人能做到這個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