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外的話,有很多人有私人的律師。”

“可是我們是華裔,想在國外冒頭,真的很累。”哪怕霍光出國後,有俞書劼家族提供了一些幫助,可更多的是靠他自己。

換成其餘人,都會說國外如何好,可是霍光不會,他會說國外好的,還有國外不好的方面。

“老外看不起咱的,當然你有錢是個列外,他們崇拜錢。”

“我去美國當律師,不就是和他們搶工作,你覺得他們會給我好臉色?”

“不是那麼容易的。”

“可是在海外的話,收入多,哪怕是刷碗,說刷碗一個月收入很多。”

有人出國後,當然說海外如何好,鼓動大家出去。

“洗碗收入多?那是換成人民幣的結果,可其實是拿著美國的最低時薪。”

“洗碗很是辛苦的,還有收碗啥的,一天下來,手都白的發泡。”

“而且你在美國,不可能賺的美元,用的是人民幣吧。”

劉雯把霍光寫的他住的地方物價水平和收入水平提了下,“你覺得這還是高收入嗎?”

“不能說美國收入不好,而是真的不錯,可是你在美國的開銷也大。”

“他們說海外如何好的,他們會和你說一天洗碗多久嗎?”

“他們會和你說,他們每天收工後,腰都直不起來嗎?”

“他們會說,他們住的是地下室,或者住的是床鋪,就是住高低床,其餘地方都是公用的,上個洗手間,都是各種爭。”

大家沒有想到竟然是這樣,都驚呆了,“這樣啊。”

“可是他們說大蝦啥的。”

“在美國魚蝦不是很貴,可是蔬菜啥的貴,然後種類也不是很多,特別是一些從國內郵寄過去的東西貴。”

“我舅舅過去後,都說飲食是真的不習慣。”

“而且我們是去讀書,你把時間都花在打工上,你讀書成績會好嗎?”劉雯反問。

“要知道國外的功課,真的是很嚴格。”

大家聽了劉雯的分析後,也是覺得很有意思,“如果不是今天小雯說了,我們都不知道這些。”

“我不是說國外不好,而是國外的收入真的很好,可是我們都是大學生,要用腦子賺錢。”

“如果我們要回歸到用體力賺錢的話,我覺得都不要考慮了,不然的話,等上了年紀後,還能幹嘛。”

劉雯知道在場的人,他們對出國有很大的期待,作為同學,就希望他們能多考慮一二。

大家聽到劉雯的這番話,深以為然,對啊,如果他們留在國內的話,他們起碼可以拿著不錯的薪水,工作也體面。

而出國的話,他們的工作會如何,難道是去洗碗嗎?或者賣勞力生活嗎?

他們不願意,“對了,你舅舅的話?”有人好奇劉雯的舅舅如何賺錢。

“幫人翻譯東西,偶爾在股市上賺錢,不過有輸有贏。”

“具體如何,我也沒有問。”其實劉雯知道現在的霍光在股市上做的不錯,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