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四書五經鬥八派 小六論道朱先生(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小六連忙抱拳應謝道,接著他輕扶著朱先生,向著書院外走去。
課堂裡,邱曉東繼續當著他的代課老師教著眾人學三字經,小貝也與眾同學在下面認真的學習著,她發憤圖強的同時,心中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報這一箭之仇。
就這樣,兩個年齡尚小的孩童,就此結下了不解的緣分。
或許十年之後,江湖俠女,落魄書生,這又是一段引人期待的精彩故事。
但此刻,學堂裡這段無憂無慮的歡樂時光,才是最值得他們珍惜的現在。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
白馬書院旁,一間十分簡單的小竹屋內,一老一少,兩人相對而坐。
朱先生先是給小六倒了一杯清茶,小六連忙接過道謝。
“燕副捕頭這是受人之託,還是。。。”朱先生好奇的開口問道。
小六聞言也是微笑著回道。“僅是小六心有好奇,所以方有此惑,並無他人囑託。”
朱先生聞言也是點了點頭,他接著又好奇的問道。“那不知燕副捕頭想問些什麼呢?”
“燕某想問,先生前日之言是否是想激呂秀才奮發向上。”小六也不拐彎,直接問道。
“燕副捕頭此話何意?吾前日何言?與那呂秀才又有何關?”朱先生笑著看著小六。
看朱先生還藏著,小六直言道。
“先生前日在同福客棧談論呂知府的孫兒時,小六亦嘗在場。先生對呂家之事瞭如指掌,卻又如何不知當日在場的呂秀才就是那呂知府的孫兒呢?”
“七俠鎮不大,鎮上只有秀才是唯一的一個秀才,同福客棧亦是鎮上唯一的一家客棧,它的前身是尚儒客棧,而尚儒客棧是呂家的產業,先生久居七俠鎮多年,德高望重,這種事不該不知才對。”
“況先生那日指桑罵槐,接褒獎小貝之機,語言之間實則直指秀才。觀先生之言行氣度,非背後誹謗他人之人,小六想來,先是莫不是與呂知府是老友,見其孫兒敗壞祖業,這才有此一訓。”
朱先生一邊淡淡的喝著茶,一邊面帶微笑的聽著小六的分析,見小六說完後將詢問的目光看向了他。
他也是放下手中的清茶,不由鼓掌道。
“燕副捕頭確是心思縝密,不像我那不開竅的侄孫。先前吾曾聞燕副捕頭智勇兼備,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
“先生您這是。”聽到朱先生的話,小六也是證實了自己心中的猜測。
“燕副捕頭所言不差,老朽與那呂知府確是少時故交,那日前去拜訪也確是有意為之。不過老朽昔日之言,卻也是吾真心之言。”朱先生也是直接應道。
“先生莫不以為秀才真無人性、前途?”小六聞此言不由好奇的問道。
“此子幼時聰穎,老友常向吾炫耀其才,並言要將其教誨成一代名儒。但老朽曾言,讀詩書,誦經史,不過是拾前人之牙慧而已。既是聰穎,便不應以腐儒之法教之,而應尋其天性而養之,令其廣開思路,納百家之說,以成己道。”
“以腐儒之法教之,恐會扼其天性,令其泯然眾人矣。但奈何老友不聽,今日果被吾一語中的。唉!”
說罷,朱先生不由感嘆的搖了搖頭,不知是為老友不聽自己的建議遺憾,還是遺憾老友的希望落空了。
就在此時,小六出聲言道。
“先生毋需嘆息,在小六看來,秀才並非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