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言非凡把自己的發現,告知紅色轎車女司機之時,她表現的有些茫然不知,根本沒察覺到自己眼睛的異常。

言非凡只得告誡她不要再開車了,趕緊去醫院,報上自己的名字,讓醫生對她的眼睛、神經和大腦做一次詳細的檢查。

至於頭盔女子和她的女兒要不要做CT檢查,言非凡沒有繼續勸說。

畢竟CT和X光誘發疾病,相比她們被撞留下身體隱患屬於更小的機率事件,言非凡做不了保證,也負不了責。

他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縮了。

其實,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放射衛生防護標準,規範CT和X光等放射性檢查。

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遠遠不夠。

在實際操作中,有不少的專業醫務人員認為患者是偶爾來做一次放射性檢測,即使沒有防護,危害也不大。

患者,更是缺乏這方面的防護意識。

有許多患者在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盲目地主動為自己選擇CT或X線檢查。

很多人就像頭盔女子那樣,認為要做一次CT等檢查,才會安心。

言非凡曾看到過一個調查資料,我國每年約有2.5億人次接受放射性檢查,而其中有20%的檢查,是無臨床意義的。

在言非凡看來,要避免放射性檢查的濫用,需要任重而道遠的教育普及。

尤其需要加強,對醫院放射性檢查的規範和監管。

相對來說,附屬醫院在這方面,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

每次對患者進行放射檢查時,都會對患者的非檢查部位,尤其是脆弱的性腺、甲狀腺等用鉛板、鉛圍裙等進行遮蔽保護,以使放射損害降到最低。

這一段上班途中的插曲,讓言非凡比往常來醫院遲到了近二十分鐘。

好在他上午不需要趕手術,只是跟著盧君老師學習,影響不大。

下午近四點,在小紅樓辦公室準備明天手術方案的言非凡,得到了確切訊息。

段羽告訴他的。

騎行電動車的一對母女在醫院做了全身檢查,還特別做了螺旋CT全身掃描。

這讓言非凡不由的輕嘆一口氣。

這種CT全身檢查的時間長,其輻射量遠遠大於普通的X線檢查,至少是拍一次胸片檢查輻射量的400倍到600倍。

“言醫生,我還查到了那個女司機的檢查結果。你猜是什麼?”

言非凡抬起眼皮瞅了段羽一眼,又把視線放在眼前的患者資料上。

“沒什麼好猜的,不是大腦,就是神經出了問題,沒其他可能。”

段羽拍馬屁說:“言醫生,你可真厲害呢,初步檢查是視神經瘤。”

“醫生說,按照現在的病情分析,手術順利的話,可以保留一隻眼睛的視力。”

停頓一下,她又語帶躍然的說:“本來那個女司機是掛不上號的,但是她報上了你的名字,又說了一下症狀。”

“眼科醫生立馬把女子的優先順序提到了最高,給她做了一系列檢查,找出了病因。”

“言醫生,這就是人的名,樹的影啊,我不佩服都不行。”

言非凡再次把視線投在段羽身上,見她是一臉的討好笑容,不由的輕笑道:“段羽,你可是難得一次說這麼多話的,還這麼不加掩飾的誇讚我。”

“說吧,你有什麼事?”

段羽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

“言醫生,那個羅記私房菜館,不是接下來要重新裝修成一家醫院嘛。”

“我聽說留下了很多的廚房用品,還有桌椅板凳什麼的,不知處理了沒有啊?”

“莫小磊認識一個老鄉,也是在濱海做餐飲的,想多開一家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