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早上,言非凡來到附屬醫院,就發現已有幾位外地神經外科醫生抵達神經外科,在等著見他。

面對他們的熱情,言非凡只得改變原先的工作計劃,與他們做起了交流和探討。

隨著從外地趕來的醫生陸續加入,這個臨時交流會的規模,也就變得膨脹起來。

言非凡也是越發的脫不了身。

直到近中午的十二點,盧君帶著科室的鄭靈醫生等人,宴請他們提前到來的一二十位醫生,言非凡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言非凡並沒有和他們一起出去吃午飯,而是來到了醫院食堂隨便解決。

他打好飯菜,找空位置之際,忽然看到了正在吃飯的心外科周賢醫生。

這個傢伙,手中的筷子對著餐盤裡的食物扒拉來扒拉去,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言非凡在他對面的空位置坐了下來,問:“周醫生,看你吃飯心不在焉的,沒有胃口?”

“還是飯菜太難以下嚥了?”

“食堂的飯菜什麼時候好吃過?”

周賢擠出笑意,打趣了一句,又嘆氣道:“言醫生,雖然梁主任允許我主刀心臟移植手術,但是患者們都不信任我啊,就沒同意讓我做手術的。”

言非凡哦了一聲,說:“畢竟是手術價值幾十萬,又是心臟移植,患者有顧慮是在所難免的。”

他又鼓勵道:“時刻做好準備,不知怎麼時候好運氣就會降臨的。”

周賢輕聲嗯道:“言醫生,我有一直在練習,同時,也在努力爭取。”

“不瞞你說,我自掏腰包,以手術費半價的條件,成功的讓一位重度心衰患者同意讓我主刀。”

“只是……”

他有些苦惱的說:“前兩天,這傢伙不小心得了感冒,心臟的情況已經糟糕的不能再糟糕。”

“看患者的情況,也就這幾天的事了,很可能是等不到心臟供體了。”

說完這話,周賢又長嘆了一聲。

這種情況,言非凡不好安慰。

移植器官供體缺乏,是全世界都存在的情況。

即便在器官移植最發達的美國,一顆心臟至少也要等待六個月的時間。

平均每天有22人,在等待各種器官中死去。

在我國,器官移植供體也是相當的缺乏,但是稀缺程度,反而不如發達國家那樣嚴重。

這是因為,另外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錢,讓很多的患者不得不放棄了器官移植治療。

比如心臟移植,手術費用三十萬到五十萬。

術後長達一到兩月的護理,也差不多需要這個數額的費用。

這還不是全部。

康復回家後,每年也需要十萬上下的醫藥支出和檢查、護理等費用。

這對普通居民來說,是承擔不起的。

這種國內器官移植醫療現狀,還有周賢當前遇到的困境,不是言非凡能解決的。

他決定先吃飯,填飽肚子!

言非凡夾起了一塊顫巍巍的紅燒肉,忽然想到了之前曾經看過的一篇報道。

“周醫生,在去年的《NATURE》第九期,有一篇文章,說是我國京城天河醫學研究中心,成功培養出了一種注射了人類基因的多基因修飾豬。”

“這種豬,無論在急性還是慢性上,都具有低免疫原性,將是最優秀的異種移植供體。”

“文章指出,這種豬的器官能夠極大地降低免疫排斥反應,推進異種移植的發展,為解決人類移植器官短缺問題做出巨大的貢獻。”

言非凡複述了一遍記憶中的內容,說:“周醫生,你可以聯絡一下這家研究中心,詢問他們有沒有做豬心臟的異體移植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