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9 章 真正的目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臣有本奏!”
英國公之事有了定論,徐章卻再度自人群之中走了出去,立於殿中,一身絳紫寬大官袍,手持笏板,躬身行禮朗聲道。
“徐愛卿?”
簾子之後的曹太后顯然有些意外,沒想到徐章竟然又站了出來。
“徐愛卿有何事要奏?”
徐章朗聲道:“啟稟太后, 微臣以為,英國公乃是軍中宿將,征戰沙場數十年,領兵之能,朝中能與之比肩者聊聊無幾,雖然年時頗高,可身子骨卻仍舊硬朗, 若是去衝鋒陷陣的話或許會力有不逮,可若是坐鎮中軍, 出謀劃策,制定行軍戰略,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徐侯這話是什麼意思?”便是英國公,也有些搞不清楚徐章的意圖了。
大殿裡頭,群臣皆被徐章的話給搞懵了,說讓老將軍們交出兵權的是你,現在又說這話,這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關子?
緊接著,徐章的話便解了他們心中的疑惑。
“英國公稍待!”
“微臣認為,可在樞密院之中,增設有司,主要以從軍中退下來的宿將們為主,不領實職,無調兵之權,專司分析戰局,出謀劃策, 制定戰略, ”
分析戰局、出謀劃策、制定戰略?
那不是謀士的活嗎!
所謂謀士,便是幕僚,像英國公、越國公、成國公他們這些老將,哪個手底下沒有一兩個幕僚,而且還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才高之士,否則的話,也不會被他們看中了。
讓他們去做幕僚,那也得有人敢用才行。
便是韓章這位當朝宰執,在英國公等諸位老將軍面前,也得放下架子,給他們幾分顏面才行。
徐章的話,就像是一顆石子落入平靜的湖水之中,在湖面激起一圈接著一圈的漣漪。
不知不覺間,已經為徐章拉來了不少仇恨。
“臣反對、殺雞焉用牛刀,微臣以為,永平侯此言大為不妥!英國公戎馬一生,戰功赫赫,豈能淪為幕僚之流,若是此事傳了出去, 人們只會以為, 朝廷嫉賢妒能,連英國公老將軍這等戰功彪炳,功勳卓著的老將,都只能淪為幕僚,更遑論他人。”
“若此風一開,只怕自此以後,再難網羅英才了~~~”
一番言語,雖有幾分誇大的成分,可卻並非杜撰,而是真有這種可能,否則的話,千金買馬骨這類的佳話又怎會如此之多,且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為人們津津樂道。
這話一出,徐章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被架在火上炙烤,若是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話,只怕徐章就徹底將這一干老將給得罪了。
“若緊緊只是做幕僚的話,又何須讓老將軍們親自出馬!”
徐章淡然的道:“自太祖皇帝開國立朝歷來,歷代樞密院的樞密使,皆為文官擔任,武官多領副使,自太宗年間開始,又多為相國兼領。”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樞密使乃是樞密院之首,而樞密院可調遣天下兵馬,其職權不可謂不重,就拿韓大相公來說,韓大相公為當朝宰執,統領百官,協助太后總領朝政,每日已經忙的是不可開交,去歲西北大戰,微臣韓大相公領著朝中諸公奔走排程,每晚批閱公文到子時都不一定能睡下,諸般瑣事,更是日日不絕。”
“若長此以往,便是鐵打的身體,也扛不住!”
“韓大相公乃是我朝柱石,萬萬不能出什麼意外!”
徐章大義凜然的道。
“再者說了,現如今我朝有禁軍八十萬,廂軍鄉勇更是不計其數,如此龐大的兵力,豈能握於一人之手,正所謂兵戰兇威,微臣竊以為,樞密使職權過重。”
“且現如今朝中似英國公老將軍這等軍中宿將不在少數,微臣認為,若在樞密院之下,另開一司,以此司來為樞密使分擔壓力。”
“同時裁撤樞密院下十二房,其所有職權,還於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