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利用自己的超越這個時代近乎前年的目光去發動改革,徐章更是想都沒有想過。

要麼就得把一切都推倒重來,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建立一個全新的政權,一個沒有專政,人民民主的政權。

可依著大宋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做到根本沒有半點可能。

徐章就想抱一隻粗點兒的大腿,鞏固鞏固自己如今的地位,讓他自己,讓永平侯府,不會那麼輕而易舉的被人拿捏。

可就是這麼一點點小小的心願,還是有人不願讓徐章實現。

徐章很生氣。

越想越氣。

“走,去城外大營!”翻身上馬,徐章揚起馬鞭,在馬屁股上重重一抽,馬兒吃痛嘶鳴,立馬揚蹄動身。

王破敵驅馬緊隨在後。

徐章說的大營,自然是城外的神武軍大營。

徐章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皇城之內,一場關於他的討論,已經開始了。

自打接到太原府送來的密信之後,素來和善的曹太后,第一次動了真怒,連心愛的一套茶具,也被摔的稀巴爛。

看過信的當天,曹太后就已經寫了回信,秘密送回太原府去了。

“大伴!你說哀家這麼做,究竟對還是不對?”御花園裡頭,曹太后問身邊最親信的內官,兩人走在園路上,曹太后被老內官躬身扶著,旁邊其他伺候的人都被打發到一旁候著去了。

“大娘娘做的自然都是對的。”老內官隨口一句附和。

“哎!”曹太后嘆了口氣,心底滿是糾結,看著御花園中滿園盛開燦爛的花草,卻也麼有半點欣賞的心情。

太原府地處大宋疆域極北之地,往北再過幾個州縣,便是契丹人的地盤。

靖安侯曹氏,自太宗皇帝時起,便領聖旨戍守北地,坐鎮太原府,隨時都有可能面對契丹人的大軍。

好在自檀淵之盟後,契丹和大宋已經簽訂了停戰盟約,兩國結為友好睦鄰之綁,不過前提是大宋每年給契丹人送去大量的銀子和絹帛布匹。

嘉佑帝還在的時候,曹太后還是皇后,曹家為了避嫌,只能偏於太原府,曹太后的嫡親哥哥,當代靖安侯,更是主動請命,前去雁門關坐鎮,

這一去便是近二十年。

曹家在整個北地,自然不是一家獨大,可在河東路,卻是宛若土皇帝一樣的存在。

曹太后當初能夠穩坐皇后的寶座,和她背後的曹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也正是因為如此,曹太后心裡頭才糾結。

一面是自家嫡親的侄孫,是靖安侯曹家的名聲和臉面,一面是徐章這個先帝留給她的鋼刀,留給小皇帝趙宗祥的人才,還對先帝和曹太后有救命之恩。

······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