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章 小皇帝的孝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太后眉宇之間皺起的川字愈發深了。
“韓大相公和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此事必須徹查,嚴懲真兇,已彰顯朝廷威嚴,維護朝廷法度,震懾宵小之輩。”
“不知哪位愛卿能擔此重任?”
殿中群臣,已有不少人下意識便悄悄抬頭,看向了立於文臣前列,躬身未語的徐章。
可眾人卻出奇的默契,沒有一人出言舉薦徐章。
按理說現如今徐章身為大理寺卿,年輕力壯不說,能力如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若是朝廷當真有意徹查此案的話,徐章無疑是擔任主官最好的人選。
徐章的地位足夠高,若是讓徐章擔任主官的話,既能夠彰顯朝廷對於此案的重視程度,也利於協調各衙門之間緊密配合。
可惜的是,滿朝文武近百人,卻無一人出言舉薦徐章。
有推舉刑部侍郎的,有建議讓大理寺少卿擔任主官的,也有建議讓御史臺的官員負責總領此案的,但就是沒有一人說起徐章。
對此徐章卻沒有半點不快,這本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此案任何人都可以去主導,唯獨他不能摻和。
長柏、盛紘早已經得了徐章的囑咐,自然不會再舉薦,孫原和楊啟平心底清楚,現如今徐章已經足夠出挑了,若是再拔尖冒頭,不給旁人機會,只怕當真就要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是以這二位也沒有舉薦徐章。
孫原推舉了刑部左侍郎寧宣,楊啟平則舉薦御史臺的一位監察御史。
甚至還有人建議讓盛紘去查這件案子。
“徐愛卿身為大理寺卿,不知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曹太后見眾人意見不統一,正好又瞧見了躲在百官之中偷懶的徐章,便直接開口詢問。
徐章躬身出列,恭敬的到:“此事孟州衙門和京西提刑按察使司已經調查數月有餘,卻沒有半點線索。”
“孟州衙門和京西路的提刑按察使司的同僚們對於孟州和京西路的瞭解,遠勝於臣等這些在東京城裡頭當差的官員,連京西路的同僚們調查數月都沒能找到半點蛛絲馬跡,微臣是怕······”
話說到這裡,徐章卻沒有繼續了。
可不論是坐在珠簾之後的曹太后,還是玉階之下,大殿之中的文武群臣們,都聽出了徐章話裡的意思。
“徐卿正此言何意?”可明白歸明白,還是立馬有人跳出來反駁:“聽徐卿正這話的意思,難不成朝廷就對此案置之不理,任由京西提刑按察使司繼續對此案調查不成?”
“調查數月連半點蛛絲馬跡都沒能尋到,等他們查清此案,那得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若是一直差不清楚,難道就仍由幕後的真兇逍遙法外不成?”
······
面對幾個愣頭青的質問,徐章不疾不徐的解釋道:“望大娘娘明鑑,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那吾等倒要看看徐卿正的高見了!”徐章神色如常,掃了一眼這個說話的愣頭青,不由得心中感慨,不愧是御史臺的言官,果然是六親不認,誰都敢懟。
“大娘娘容稟,微臣年少閱歷淺,只是心中擔憂,便忍不住開口,幾位大相公入朝為官數十載,經驗閱歷遠勝於微臣這個晚輩,想必心中早已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