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著淑蘭絮絮叨叨的話,品蘭不由得嘟囔一句:“大姐姐真是越來越像母親了!”

聽到品蘭的嘟囔,淑蘭也不禁莞爾一笑。

自從做了母親之後,她的性情較之先前雖未有太大的改變,可在許多事情上的看法卻與從前做姑娘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車外,明蘭看著品蘭又棄馬上車,心底覺得有些奇怪:“品蘭姐姐這是怎麼了?我還想著待會兒和她說說話呢!”

徐章眨了眨眼,看了看身後的馬車,猜測說道:“估計是等了一中午有些累了,回馬車裡頭歇息了吧!”

明蘭瞥了徐章一眼:“我瞧著方才品蘭姐姐的興致可高的很,半點也不像累了的樣子!”

徐章沒有接話,總不能說是品蘭狗糧吃多了,覺得膩得慌,索性眼不見為淨吧!

明蘭剛剛成婚不久,還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可徐章卻深知被人餵狗糧的傷害性有多大。

估計現在品蘭已經鬱悶的不行了,甚至已經在心底裡頭悄悄打算,回去就要催促李氏,提前準備她的親事了。

可大老太太過世不過半年光陰,盛家大房的孫子孫女兒們,照例得守孝一年才行。

品蘭便是再著急也奈何,只能等到一年以後了。

原本長梧早就該成親的,可惜去年長梧離家出走,加入平叛大軍之中,等到塵埃落定之際,大老太太卻已經去了,當初說好的婚事,自然只能再往後押。

原本若是照著往日的規矩來,以長梧這般行徑,女方那邊早就著人來退親了,畢竟長梧逃婚在前,如今又要守孝,天知道一年以後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女兒家的年齡在那裡擺著,若是拖得久了,過了適婚的年齡,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卻不想還不等女方派人上門退親,就先傳來了長梧立了大功的訊息,而後平叛大軍更是連戰連捷,打的叛軍節節敗退,長梧升官也跟坐火箭似的。

女方家一聽到這些訊息,退婚的心思便也跟著歇了。

反倒是女方的家長,在此之後數度登門,與盛維和李氏聯絡感情,並且再三承諾,雙方既然都已經過了文定,兒女們的庚帖也已經交換了,他們家絕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悔婚之事,請盛家尊長放心。

宥陽之事,不過是個小小插曲而已。

眾人在宥陽呆了三日,等徐青山處理完商會的事物,從金陵回到宥陽之後,便動身返回大灣村了。

不過半日功夫,眾人便從宥陽到了大灣村。

六月初三,徐家大擺宴席,一是慶賀徐氏宗祠正是落成,而是為了宴請親眷相鄰,補上徐章和明蘭的婚宴。

當然了,其目的自然不是為了收那一點點小禮物,相反的,徐青山和洪氏老早就準備好了豐厚的回禮,每一個來參加徐章和明蘭婚宴的相親都有份。

盛家大房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盛紘帶著李氏,還有長子盛長松夫婦,以及幼女品蘭,都來了大灣村觀禮。

明蘭也終於見到了徐家的親戚。

大房的外家梁家一大家子人,二房的外家是本村的傅家和盛家大房,盛家大房自不必說,再有便是三房的外家,也就是徐章的外祖洪家了。

明蘭作為晚輩,難免要和徐章一道,給這些長輩們敬酒。

當然了,明蘭全程就跟個提線木偶似的,跟在徐章身後,徐章怎麼叫人,她也就跟著怎麼叫。

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挨個福身行禮,這個是梁家外祖,那個是傅家舅舅,一大圈逛下來,明蘭只覺得腦袋暈暈乎乎,見過不知多少張臉,最後總結一下,貌似沒幾個有印象的。

連人都沒能認全乎。

不過徐章的嫡親外祖家,明蘭還是重點關注了一下。

洪家的親戚其實也不少,不過徐章嫡親的舅舅卻只有一個,嫡親的姨母也只有一個。

徐章的大舅如今早已經把豆腐作坊轉給同族的晚輩去做了,自己則幫著洪氏打理得味樓的生意,如今已經攢下了不小家產,便是在金陵城裡頭也有好幾處鋪面,還置了一座宅子,將徐章的外祖和外祖母和妻兒們都接了過去。

至於徐章的小姨和小姨父,也接手了一處酒樓,也置了不少產業。

別看洪家在徐章母親和舅舅這一代人丁不旺,洪家大舅和洪氏姐妹攏共三人。

可到了徐章這一輩,人丁卻一下子就興旺了起來。

洪家大舅現在已經有五個兒子,四個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