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嗜血玫瑰 第三十一章:殺人動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卻在死者下巴的位置上摸到了一個類似假體的軟軟東西,隨後她開啟手機的手電筒仔細地端詳著死者的臉,卻在死者臉上的好幾個位置發現了一些小小的針孔,臉上像是被針一點一點地紮了進去,從而改變了整個臉部結構。
看到這些小小的針孔,慕伊雪進一步確認了眼前死的人並不是何西燭本人,而是一個整容成何西燭樣子的替死鬼。
隨後慕伊雪看著眼前的假何西燭,有些無奈地對身邊忙著拍屍體的法醫助理小郭說道:“小郭,看來我們一會兒回到公安局得向上級提交面容重組的申請,從死者的臉部輪廓,讓眼前的死者恢復成他未整容前的樣子了。“
“慕法醫,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要想找到死者整容前的樣子,我們光靠肉眼是完全看不出來的,所以最快的方法就是藉助科學技術,讓科技將死者以前的容貌全都還原出來。“
“也是,目前也只能這樣了。“慕伊雪以這句話回應了法醫助理小郭。
說完後,慕伊雪便重新把目光放在了假何西燭脖子上的傷口上,並對此進行更進一步的勘察。
死者脖子上的傷口呈不規則的鋸齒形,從而可以看出殺死死者的兇器應該是一把帶著鋒利鋸 刀子,兇手下手快準狠,一刀下去便瞬間割斷了死者的脖子,讓死者一擊斃命。
跟凌雲峰案的胸口中刀,緩慢流血而死的死因相比,假何西燭的致死原因更加快速與致命,而這也與凌雲峰被害案的作案手法完全不一樣。
既然兩者的作案手法都大不相同,那是不是就意味著殺死凌雲峰和假何西燭的並不是同一個兇手呢?若不是同一個兇手的話,那另一個兇手又是誰呢?
帶著這樣的困惑,慕伊雪輕輕地抬起死者的臉,更加仔細地觀察那個傷口以及傷口周圍出現的肌肉反應,腦海裡驀然想起她之前在書裡看到的關於割喉的幾大死亡原因。
割喉死亡大多是因為割破血管(頸部的血管比較大流血過多死亡,氣管割破不會留很多血。
主要是因為頸部的血管豐富而且比較粗大,氣管割斷能呼吸,只要肺部功能還正常。
割喉管導致死亡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單純割斷喉管。
其實單純割斷喉管,是很不容易導致死亡的。因為斷裂處還是可以出入空氣。
人依然能夠呼吸。類似於做了一個氣管切開手術。
但是致命的是,血液會被切開出的空氣進出帶入肺部。大量的血液會導致呼吸不暢,最後導致窒息死亡。
二、割喉過程中,連線大腦的大動脈會被瞬間切斷。
一般來說,兇殺案割喉在割的過程中,會連著切斷大動脈,連線大腦的大動脈會被連帶割斷。大腦供血瞬間為零,只能維持幾秒而已。然後立即開始進入腦死亡步驟了。這種致死的原因是大部分的。
三、用刀具割斷喉嚨部位的氣管和動脈。
氣管斷了,呼吸受到巨大影響,身體機能因為甚至會因為缺氧而衰竭。接著,喉嚨處有大動脈,大量出血會致死,兩者結合,不在極短時間內進行搶救都會死去。
而在人體內,人的大腦其實是一個高消耗的單位,所以它需要大量的血液持續供給,人腦若持續缺氧就會永久損傷或者死亡。事實上界定死亡依據就是腦死亡。
總之,因為人腦的重要需求大,所以頸部動脈相對粗,內壓也相對大。
而在這起假何西燭案中,死者很明顯是被兇手直接切斷大動脈而死,連線大腦的動脈在大腦還未來得及發出指令的同時就被兇手以狠辣的快刀迅速切斷,一刀斃命,讓死者毫無生還可能。
將死者身上的那些痕跡都驗完後,慕伊雪從死者的屍體上抬起頭來,眼睛下意識地看向那座廢棄公寓,卻發現已經進入很久的慕諾恩等人到現在都還沒出來。
看到三人那麼久都沒出現,慕伊雪剛要抬起腳進去找他們,卻發現自己一下子站得太猛,導致自己的頭有些暈,有些站不穩。
一隻強有力的臂膀驀然從身後傳來,有些暈的慕伊雪剛一轉頭便靠上了一個溫暖的胸膛。
“你沒事吧?“ 耳畔驀然傳來一陣關切的男聲,手臂襲來一陣溫熱,有人伸出手輕輕地扶住了她,並向她溫聲詢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