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維則昨晚回去後思考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把這部分的工作交由沈斯年自行處理。

理由很充分,也很簡單。

第一,是因為自己要儘快去匠門,路上已經耽擱好幾天了。維鈞和周叔周嬸他們都還在家裡等著自己的訊息。而到底能不能找到爹的下落,要到了匠門才知道。

第二呢,則是因為自己的手藝與審美的定位。寧維則的審美是偏向於簡約大方的,而且對於木器上的鑲嵌加工,寧維則自認為手法上是絕對比不上那些做慣了的大師傅的。他們不但手法純熟,也比自己更瞭解端朝人的審美。

簡單來說,就是物件是用包鑲還是填嵌,嵌的物質是木玉金瓷還是象牙犀角,要選擇哪些紋樣進行搭配,表面到底是用磨光、劃理還是陰刻或者突起……尤其涉及到送給貴人的禮物,裡面的講究就更多了。這裡面何止是千頭萬緒,寧維則暫時還不打算深入研究。

沈斯年盯了寧維則一小會。

寧維則剛要開口解釋,沈斯年淡然一笑:“我明白了。”說著,沈斯年讓侍從把八音盒仔細地裝到一個小箱裡,把配件也單獨隔開放好,穩穩地抬走收了起來。

這邊收東西的剛走,那邊又有送東西來的。

寧維則有點納悶,又有點煩躁。這不是已經說好不用自己動手了,怎麼又拿了新東西來,還沒完了?

沈斯年似乎是感覺到了寧維則的不快,親自上前一步,開啟了桌上這個小手提箱,往寧維則的方向轉了轉,仔仔細細地解釋了起來:“寧姑娘,這次幸虧有你,才讓我得了這麼適合的物件。”

沈斯年指著手提箱中左側的格子:“這是兩千兩銀票,姑且算是我給寧姑娘的工錢。”

“這是五十支炭筆,是用上好的核桃木製的炭,外面纏了德韻齋的素梅香箋。我看你這幾天畫圖用的炭筆比較……隨意,以後還是用這個吧,畫圖會順手些。”沈斯年也許是不想寧維則拒絕,此時語速極快,手又接著移到了另一個格子。

“這最後一個格子裡,是一塊玉佩。若是寧姑娘日後遇到了什麼麻煩事,可以拿這個去東安城主府上求助。那東安城主與我家有親戚,你只要說是我的友人就行。另外,若是日後你來京城,拿著玉佩到沈府來,只要我在家,定然第一時間出來見你。”沈四公子的笑容裡滿是自矜,隱隱還有種恩惠的意味。

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世家公子們一個兩個的,都喜歡送人玉佩。寧維則並不想再跟沈斯年有過多的來往,一時間有點躊躇,根本沒有想好到底接不接這些東西。

其實寧維則願意給沈斯年做八音盒,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看在韓經綸的面子上。

她已經隱約察覺到,韓經綸在沈斯年面前不太自然,似乎是有求於沈斯年的樣子。但具體的韓經綸不說,她當然也不會主動問起。

思來想去之後,寧維則正待拒絕沈斯年的東西,韓經綸卻已經把箱子扣好拎在了手裡:“季真兄有心了!只是東西貴重,為了安全起見,我便先替寧姑娘拿回客棧好了。”

沈斯年漫不經心地對著韓經綸點點頭,彷彿送出去的只是今天的零花錢而已。

寧維則緩緩吸了口氣,又深深地看了沈斯年一眼,抱拳道:“既然八音盒的製作之事已了,我便先告辭了。”

沈斯年彬彬有禮地拱了拱手:“那就祝寧姑娘萬事順利,咱們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