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敬新友(第2/2頁)
章節報錯
正式的菜品,是按盞送上。每盞兩道菜,成雙成對而上。沈斯年要了八盞,便是八個餐具裝了總共十六道菜品。
畢竟是東安城裡有數的酒樓,後廚的速度飛快。不多時,菜盞便流水價地送到了竹錦秋的桌子上。
第一盞,花炊鵪子、荔枝白腰子。
第二盞,奶房籤、三脆羹。
第三盞,羊舌籤、萌芽肚胘。
第四盞,肫掌籤、鵪子羹。
第五盞,肚胘膾、鴛鴦炸肚。
第六盞,沙魚膾、炒沙魚襯湯。
第七盞,鱔魚炒鱟、鵝肫掌湯齏。
第八盞,螃蟹釀棖、奶房玉蕊羹。
籤菜對烹飪技法和材料品質的要求都較高,因此在富庶的東安城裡甚是風行,而其他州府則並不太常見。像那羊舌籤,便是取羊的舌頭洗淨入味,用豆腐皮包裹,再包一薄層網油或是用蛋糊滾覆,下鍋炸至金黃之後,取出切段、裝盤。奶房籤則是內包乳酪,或是將乳酪與羊肉糜合到一起後下鍋炸。
第三盞裡的萌芽肚胘是以兩種食材合在一起,作為這道菜的名字的。萌芽便是銀芽,也就是豆芽。肚胘則是牛肚,又因取自牛的不同的胃,而叫做百葉、毛肚等等。這道菜的重點是在脆上,豆芽是清脆,牛肚是彈脆。兩種食材又都有著補益脾胃的作用,很適合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的人食用。
第六盞是一魚兩吃。膾,即生肉或生魚片。沙魚膾,就是沙魚魚生。東安城靠海,自是家家戶戶都吃得到最新鮮的海貨。沙魚,也就是鯊魚,制膾只取最細嫩的魚肉,而緊緻的魚皮便拿去炒軟後煲湯,也就是那道炒沙魚襯湯。
第八盞的螃蟹釀棖,就是蟹釀橙。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裡有記載:“橙用黃熟大者,截頂,剜去穰,留少液,以蟹膏肉實其內,仍以帶枝頂覆之,入小甑,用酒、醋、水蒸熟,用醋、鹽供食,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螃蟹清甜鮮香的膏肉,遇到酸甜可口的橙汁,發生了奇妙的反應,吃起來有種特別的驚喜。
看著桌上豐盛的菜色,寧維則卻根本沒有半分胃口。胸口像堵了一大團軟軟的棉花,悶悶的,說不上沉重,但呼吸起來總歸有幾分不太順暢。指尖依然是涼得發白,襯得手指上因為幹活而磨出的硬繭分外黑黃、粗糙。
菜已上齊,酒水也早已就位。那洞庭春色金燦燦的酒液,倒在千峰翠色的青瓷杯裡,顯得格外明快。
沈斯年輕輕笑著,舉了舉杯:“此杯,敬新友。”
寧維則輕抿唇角,禮貌地回了個微笑,舉杯一飲而盡。酒液酸酸甜甜,回味又有些微的苦澀,度數並不太高。
沈斯年捏著酒杯,扭頭看了看寧維則,似乎心內毫無芥蒂:“寧姑娘,可能嚐出這是什麼酒?”
寧維則勉強與他對視了一眼,便扭開了頭,只看著手裡的酒杯假裝研究的樣子:“酸甜的味道,必然是水果釀的酒。回味微苦,似是桔皮。估計就是用柑桔造的吧。”
“沒錯,這便是用新採的洞庭黃柑制的。入口清新如春風拂面,故而名之洞庭春色。”沈斯年依然是看著寧維則,臉上笑得春風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