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去麒麟會,白衣公子便暫緩了啟用那個渠道的想法。

初五,東安城。

東安城是海平州的首府,也是海平州最繁華的地方。有賴於各路水運,海平州比其他各州都要富庶。而海平州的人,因為手上有了點小錢,漸漸變得喜奢華、好面子。

就用嫁娶之事舉個例子吧。在其他州府,娶妻可能只需要一擔彩禮,而在海平州至少是四擔起步,還要額外加上三金首飾和改口錢。當然,新娘的陪嫁也不能太少。因此每家的婚事都算是大辦,送彩禮和出閣當天都要至少三五十人的隊伍吹吹打打,流水席也至少要吃上一整天,還必須有魚有肉才行。

曾經有大戶人家辦喜事時,彩禮和嫁妝都是一百二十八抬,各種綾羅綢緞、金銀珠寶不說,甚至有一個箱子裡,乾脆就直接裝滿了銀票!

不少人家因此掏空了家底,卻還是硬著頭皮操辦。不為別的,單純是不能輸了面子,讓別人覺得自己家裡沒錢!

在這種攀比的風氣之下,海平州的商業發展倒是空前快速——為了滿足人們炫耀的心理,每一家都不停地研究新技術、設計新樣式。

第一次進入東安城的寧維則,看著眼前喧囂的人間煙火氣,不禁陷入了沉思。

城門正對的大道兩側,五顏六色的廣告標語迎風招展。

【東西南北中,美味福滿通】

【穿萬記布鞋,走東安大道】

【再忙,也要記得喝李記老酒】

不遠處,兩個小夥計站在一家店鋪門口,一個敲著小鼓,一個打著銅鑼:“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塊兒!三角的牙兒,冰糖的餡兒!倆大子兒吶,您來一塊!”原來這是個賣水果的。

對面的百貨店也不甘落後,一個小夥計如同人肉復讀機一樣,邊發傳單邊叨叨:“走過路過別錯過,隨便挑隨便選,進店就送小禮品……”

寧維則越走,嘴角越抽搐——這東安城主,怕不也是穿來的吧?

韓經綸看著寧維則的樣子,以為她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有點發怯,不露聲色地安慰她:“沒事,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是這樣,見多了就習慣了。”

我不是不習慣,而是太習慣……寧維則忍住了吐槽的慾望,默默跟著韓經綸去尋住處。

進城時已是下午,二人簡單安頓下來,韓經綸就敲響了寧維則的房門:“寧姑娘,我正要去尋那個邀我前來麒麟會的朋友。你要不要也去認識一下?”

寧維則並不是個愛好交際的性子,當即表示了拒絕。好不容易住了間不錯的酒店,好好宅一宅,它不香嗎?

可韓經綸接下來這一番慢慢悠悠的話打動了她:“不知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海鰩、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獐腿、姜醋金銀蹄子,這幾樣菜色能否請得動寧姑娘大駕?”

寧維則眼睛亮得嚇人:“其實我也不是為了這口吃的,不是說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這魚翔樓,便是東安城裡數一數二的酒樓了。”韓經綸引著路,不忘給寧維則介紹東安城的相關情況:“相傳魚翔樓的老掌櫃本是海邊的一個小漁夫,有一天在打漁時忽然善心大發,從漁網裡放生了一條金色的大魚。那大魚入海後便化身為龍,向漁夫道謝,之後重又翱翔於九天之上。從那之後,漁夫每日出海都能撈到奇珍異寶,不出一年便置辦下了偌大的家業。後來,他又創辦了一家酒樓。為了感念當日的騰龍,但又避諱龍字,故而將酒樓命名為魚翔樓。”

寧維則擺擺手表示對傳說毫不在意:“我只想問,這家的菜做得怎麼樣?”

“鹿肚釀海鰩正是東安一絕。”韓經綸顯然提前做了功課。

“走走~”寧維則步履輕盈,直奔酒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