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君子攸寧,茲器維則(第1/2頁)
章節報錯
寧維則快步走回自己的馬車上,取出了一個皮製的小包。這是她近日用慣了的隨身工具包,裡面東西很少,只有一把兼具錘子功能的單刃小斧子,一個小手鋸,一根鑿子和一個刨子。
比量著車輪的位置,寧維則對著旁邊負手而立的穆長洲招招手:“穆公子,需要你們來出點力。”
穆長洲被支使得一愣,摸了摸鼻尖,紮起長袍的前擺走了過來:“需要我怎麼做?”
“你推著這邊,讓那個青衣小哥推著這邊,把車輪固定回原來的位置就行。”寧維則指著身邊的位置安排著。
咔噠幾聲,車輪迴位。寧維則順著小孔往裡一瞧,心中踏實了幾分。之前的固定孔沒太大的損壞,只要把裡面清理乾淨再重新進行固定就好。
迅速測量了尺寸,寧維則這才讓穆長洲二人放手休息。
穆長洲面不改色,青衣小廝累得臉孔泛紅額頭滲汗。看到這個對比,韓經綸悄悄挑了挑眉。
車伕也很快從林子裡撿回來了一根木頭,不到盞茶的時間,寧維則連切割帶打磨,很快就完成了製作。
穆長洲讓車伕和青衣小廝扶著輪子,寧維則三下五除二地把銷子打了進去。雖說嚴絲合縫,可寧維則出於保險的考慮,又在銷子兩端打了關門釘,防止其脫落或移動。
一套做下來,大概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
寧維則拍了拍手上的木屑:“好了。”說完,收好自己的小工具包,就要回車上。
穆長洲朗聲問道:“還沒來得及請教姑娘高姓大名。”
寧維則停下腳步,回身正對穆長洲:“我叫寧維則。”
穆長洲的眉峰微挑,饒有興致地問道:“君子攸寧,茲器維則?”
他問的這兩句,都是用典。
“君子攸寧”出自於詩經《小雅·斯干》,寓意是君子居於此所而內心安寧。
“茲器維則”出自於周禮《考工記》中慄氏為量一節。製作的量器內刻的銘文是“時文思索,允臻其極,嘉量既成,以觀四國,永啟厥後,茲器維則。”意即以此為準則,用以引導子孫後代。
《考工記》是戰國時期記錄手工業各種規範與製造工藝的文獻,相傳作者為齊國稷下學宮的學者。對工匠來說,《考工記》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
穆長洲的這兩句,既說明了自己對工匠的熟悉,也委婉地表達了對寧維則的讚美。
寧維則倒是沒想到穆長洲思維如此敏捷,眉眼彎彎笑了笑,又待轉身往回走。
穆長洲連忙解下腰上的一塊玉佩,往前追了兩步,遞到了寧維則面前:“寧姑娘,今天實在是要多謝你,幫了我的大忙。日後若是有需要,去京城拿這塊玉找……”
說到這,穆長洲的話突然一滯。從沒被人拒絕過的他,完全沒想到寧維則會往外推了推這塊玉,示意自己收起來。
“穆公子不必如此客氣,本就是舉手之勞。公子若是有意,空閒時多做些善事即可。”寧維則平淡但堅決地拒絕了穆長洲的答謝。
說完,寧維則頭也不回地上了馬車。
穆長洲訕訕地搓了搓玉佩,又把玉佩仔細地掛回了腰上,這才招呼書童:“阿吉,咱們走吧。”
書童看著寧維則那輛遠去的馬車,小聲嘟囔著:“這姑娘真是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