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機關,通常是指物體中最關鍵的運動構件。舉個例子,發動機裡的活塞曲軸就是機關。顧名思義,機關術,也就是研究機關的方法。

史書裡其實有過不少與機關術有關的故事,像《列子·湯問》裡曾經就記載了一個等身自行人偶的傳聞。

傳說當年周穆王去西方巡視,過了崑崙山,剛準備回返時,遇見了一名叫做偃師的工匠。偃師說自願獻上自己的技藝,周穆王便詢問他有什麼本事。偃師說自己已經制作了一樣東西,希望第二天可以讓大王看看,周穆王被勾起了好奇心,便同意了。

第二天,偃師帶了一個人前來覲見,周穆王好奇地問偃師這人是誰,偃師自矜地說道這人便是他製作的歌舞人偶。

那個人偶確實很優秀——能疾行,會唱歌跳舞,甚至還對著周穆王的愛妃表演了眉來眼去……

周穆王氣炸了,要把偃師拉出去正法,嚇得偃師當場就把人偶給拆了以證清白。那個人偶真的是用木頭、皮革、脂、漆、丹砂之類的東西拼湊出來的,裡面也做了心肝肺這些器官。

更有趣的是,中醫對於人體的理解,也出現在了這個人偶上。中醫經典《黃帝內經》裡記載: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當週穆王把人偶的心臟拿掉,人偶就不會說話了;換成拿掉肝臟,人偶就沒了視力……

當時看到這裡,逗得寧維則笑得不行。

當然,笑歸笑,寧維則對這些技術還是抱著十分懷疑的態度。畢竟在沒有微處理器和AI的年代,還是要相信科學的。

她只是單純地想知道端朝的機關術,到底發展到了哪一步。是簡單的槓桿應用,還是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機械設計體系了呢?

不過只有親眼看到《木經》才行。

估計拿韓家的全部工坊出來,都未必能換得到那本《木經》。更別提自己這個還沒拿過分紅的小股東了。

寧維則在心裡默默寫了七個慘字,又把慘字擦掉換成了窮。

等自己賺大錢了,就要一次買兩本,看一本,撕一本。寧維則咬著牙,默默在心底裡發著狠。

“寧姑娘,可打算跟我一起出發?”韓經綸打斷了寧維則的胡思亂想,眼裡有著明顯的期待之意。

“啊……好!”想到路上有韓經綸照應,寧維則不由得鬆了口氣。本來是打算讓周叔介紹個商隊,順路去海平州的。現在有了韓經綸同行,真是不知省了多少事。

韓經綸又悄悄摸了摸袖子,鬆了口氣。

行程已定,寧維則虛心地請教起來:“出遠門之前,都需要準備些什麼呢?”

韓經綸是個熟手,對這些流程門兒清:“銀錢、衣物、常備的藥品、乾糧和飲水。哦對了,還要去縣衙,開個戶籍公文。”

端朝鼓勵生產和經營,對遠途出行不做限制,也不需要路引之類的東西。但為了保證最基本的管理,在出行之前,還是要到縣衙裡去開具一張公文,用來證明自己是何地人氏、姓甚名誰的。

想到韓經綸跟奚縣令的熟悉程度,寧維則心頭一輕。想必都用不了一盞茶時間,韓經綸就能把這個戶籍公文開具回來了。

那麼,最大的問題就來了:“從這裡到海平州,路上要走多久?”

韓經綸掐著手指,嘴上唸唸有詞地算了半天:“咱們直接走陸路過去,最少也要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