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坐在地上的寧維則眼神清亮,哪有一點哭泣的痕跡?

此時的她甚至已經開始要偷笑起來了——等的就是族長這句!

此刻的韓經綸似乎有點煩惱。他用左手掏出一串金剛菩提手串把玩著,嘴裡又重複了一遍問題:“族長的意思是,這個賬我只能跟寧維則和她家木坊來算,跟你們寧氏族裡再無半點關係?”

“正是如此。”

“族長爺爺,您可不能不要維則了……維鈞也還小……”坐在地上一直沒吭聲的寧維則,再次抓住了族長的褲角,低著頭苦苦哀求著。

族長眼神一黯,心下稍有猶豫。畢竟這兩個孩子也算是自己看著長大的,自己又是族長……

眼見著族長的臉色不對,那老三見勢不妙,趕緊拉了拉他爹的衣袖,使了個阻止的眼色,又使勁搖了搖頭。

族長嘆了口氣。也罷,自家的孩子還管不過來,哪有心思再去處理這五十兩的債務!

“罷了,正好今天韓公子在,就給我們寧家做個見證。”族長一跺腳,對著圍觀的人群高聲道:“寧家的人都聽著,今天我要開祠堂!”

話音落下,族長帶頭大步往祠堂走去。老三媳婦見狀,趕忙從地上拎起一直低著頭的寧維則,像是生怕她跑了一樣,使出吃奶的勁兒拉著寧維則的胳膊,跌跌撞撞地也往祠堂去了。

在這個年代,若非年節祭祀,開祠堂可是一個宗族的頭等大事。聽說族長要開祠堂,寧家人奔走相告,整個饒谷村人潮湧動起來。

一入祠堂,族長便站到祖先牌位之前,在大堂正中肅立。族長家的老三和老三媳婦緊挨著族長,站在左首。面色略微有些蒼白的寧維則被拉到右首,正對著老三一家,依然低頭不語。韓經綸因為要作見證的緣故,破例也被允許進了寧氏宗祠,此時正站在寧維則的右手旁邊,離族長不遠的地方。

不多時,寧家人差不多都來全了。除了寧維則之外,其他的小輩們都只能站在祠堂外的空地上。

族長見人到得差不多了,拍了拍手,讓眾人安靜下來:“今日開祠堂,請大家前來,是為了寧明德、寧維則、寧維鈞這一脈之事。”

族長家老三已經提前甚為乖覺地給族長準備好了淨手的水盆。族長洗了洗手,待手乾透,這才拈了三炷香,點燃後高舉過頭頂,認認真真地把香插在了香爐之上。

對著祖先的牌位跪正後,族長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列祖列宗在上,今日開祠堂,是為了寧家分宗一事,還望老祖宗們成全!”

寧氏族人聽到分宗二字,神色俱都一變,彷彿聽到了什麼驚悚至極的事情。

在端朝,雖然有朝廷對戶籍朝廷嚴格的管控,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民眾還是習慣以宗族為先。

父母在,不分家;無大錯,不分宗。

分家,就是兄弟之間把繼承的家產進行分割,不再作為一個大家庭,而是單獨生活。父母親在世的情況下,為了孝順父母,同一家的兄弟一般是不會考慮分家出去單過的。

而分宗,則是比分家要嚴重得多的事情。

宗,上面的“宀”代表屋頂,下面的“示”代表供奉祖先牌位的祭臺。宗字的本意,便是祭祀祖先的場所,即宗廟。因為參加祭祀祖先的,通常是同一家族的成員。因此,宗也代表同祖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