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維則默默地混在人群裡。

黃家學徒們的吵吵嚷嚷,讓她一眼就看到了被圍在黃家人中間的黃正浩。

他的個頭不算高,長年的體力勞作使得整個人顯得很精幹。因為經常在戶外勞作,少年的面板是那種健康的古銅色,肌肉線條修長勻稱。

黃正浩也算是少年得志,五官雖不起眼,但眉宇中自有一股攔不住的朝氣。這種氣質,前世的寧維則見得多了——她在清北的同學都是各地的狀元,身上總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種年少成名只爭朝夕的銳氣。

說實話,這種氣質並不一定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但一定會很與眾不同。

看著黃正浩認真的樣子,寧維則一時間有點恍惚,彷彿是回到了讀書時指點江山的青蔥歲月。

又過了片刻,黃正浩還是眉頭緊鎖,一動不動。

寧維則忽然間知道了他在思考什麼,不覺哂然一笑——估計黃正浩呀,也是陷入瞭如何平衡設計的目的與意義的陷阱中了。

很明顯,韓老頭剛才的話,表達的是匠人在製作物品時,要有著首要和次要的目標。設計的目的,就在於優先考慮如何達成製作目標。

而黃正浩的作品風格,看上去更傾向於藝術性和感受的表達。匠人透過製作的物品能夠給旁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其實是在論證設計的意義。

實用性和藝術性的衝突,這是很多設計師都會遇到的難題。

寧維則的腦海中忽然閃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場景,那是前世的自己經歷過的,無數次相似的糾結。

曾經在黑暗中靜靜睜著雙眼,直到黎明的第一縷陽光降臨;曾經質疑過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找到了那個平衡點。當其他人都在竊竊私語之時,他們是否在議論我的對錯?再次審視自己的作品時,我又能否堅信自己沒有誤入歧途?

幸運的是,當時的我有他陪伴……

還記得那是我獨立負責的第一個完整的案子。因為過分追求完美,我出了四套完全不同的方案,卻遲遲沒有辦法決定到底把哪一套交給客戶。眼看就要到提交方案的時間了,我每天都吃不下,睡不好,洗澡時糾纏的髮絲不知幾次堵塞了下水口,人卻是胖了十幾斤!

在不知道究竟是第幾個睜著雙眼的深夜裡,身後終於出現了與我頻率一致的呼吸。不同的是,我在遊移,他很堅定。那個溫柔深沉的聲線呢喃著催我入眠:“你已經很棒了,好好睡一覺吧,醒來一切都會好的。”

只可惜……

寧維則猛地甩了甩頭,企圖把雜念拋之腦後。

黃正浩依然站在原地苦苦思索。

寧維則想了想,一拍腦門,低頭從口袋裡翻出一個小東西后,分開人群往黃家學徒的方向擠過去。到了黃正浩的身旁時,她拍了拍黃正浩的肩,順手就把東西塞到了黃正浩手裡。

黃正浩一驚,下意識地把東西拿起來掃了一眼。

可看過之後,黃正浩更迷惑了。

那是一枚普普通通的銅板。確切地說,當今聖上登基時改年號為永定,這就是一枚永定二年發行的永定通寶。

銅板很新,沒什麼磨損。

黃正浩捏著銅板,一臉困惑地盯著寧維則:“這是?”

“一體兩面,不偏不倚。”寧維則沒頭沒腦地說了這麼一句,轉身又走了回去。

“一體,兩面,不偏,不倚……”黃正浩唸了幾遍,腦子裡好像有靈光一閃卻抓不住,只好把眉頭鎖得更緊了。

評定場地內,打分還在繼續進行著。

學徒們做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沒有被踩斷的作品,評分基本上都是中中或者中下。被踩斷的作品也不算太少,那些只撈了個下上或者下中的學徒們只能在後兩天的考核裡努力做出好作品來挽回場面。

剩下的件數不多了,韓老頭心裡憋得像被貓抓了一樣。怎麼一直沒看到寧丫頭的作品呢?難不成是她這次製作得中規中矩,已經打完分了?

反倒是黃正浩的分數已定,黃師傅可就一點都不急了。他慢慢悠悠地接過了下一件作品,照例一邊用手觸控著細節,一邊在心裡評議。

唔,這個作品表面光滑,印痕打磨得宜,該直的地方直,該彎的地方彎,基本功滿紮實的,大概可以給箇中上。轉軸做得也不錯,開合力度適中。嗯?限位這裡有一個小改動?

黃師傅再次掰開椅腿,又開合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