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鋪子吃了午飯後,韓老頭便召集起學徒們。

“學徒考核一般都是製作小件,只要正常發揮,十有八九能透過的……”

就在韓老頭寬慰學徒的時候,郡守也正在衙門裡商議著學徒考核的考題。

郡守對面坐著兩個老人,手掌寬厚、指節粗大、持握工具的部位長滿了厚厚的繭子,一看就是積年的老工匠了。

“郡守大人,依咱們大端律,今年的學徒考核還是三道考題——仿製、自制、創制各一題。”

郡守點了點頭:“陸師傅所言極是。這仿製和自制,不知二位可有什麼想法?”

兩個老木匠對視了一眼:“聽郡守大人安排便是。”

“前幾日,那個韓氏工坊給本官送來了一本木工學徒手冊。不瞞二位師傅,我本以為木匠就是削削木頭拼接起來即可,沒想到裡面還有這麼多的講究,光榫頭就不止二三十種。”

陸師傅點點頭:“那個學徒手冊,也送到我們的工坊了。我找人讀了一下,確實是別出心裁。不知大人的意思,是否就從手冊裡出題呢?”

郡守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盤。韓氏工坊本就是在定源郡下,藉著學徒考核的機會,自己打算見見韓氏的負責人。那韓氏的人如若是個懂事的,自會拉著郡守的虎皮做自己的大旗,想辦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郡守也可以將此事上報朝廷,作為自己對治下工匠管理得力的證據。只要藉著這次學徒考核把手冊的名聲打響,自己距離明年考功升遷就又近了一步。

老木匠的話正中下懷,可郡守是不肯擔這個名聲的,只在嘴上含糊其詞:“技術我就不懂了,二位師傅看著出題即可。至於那個創制,本官已經想好題目了,到時二位便知。”

老木匠再次對視了一眼,苦笑著應下,退到花廳之外自行商議去了。

這兩個老木匠,分別是定源城內兩家乙級工坊的大師傅。高壯的那個姓陸,是陸記木坊的人。矮瘦精幹的姓黃,是黃記木坊的人。

陸記和黃記都是自前朝起就制木多年的世家,在木作上各有專長。陸家人長得壯實,可手藝走的是精巧的路子,像是攢鬥、花幾之類極具設計之美的物件便是陸家的特長。黃家人雖然矮瘦,但在喜好上更像是地道的北方人,對大開大合的風格拿捏得很是到位。

至於韓氏……韓老頭雖然一直呆在鎮上,手藝卻絲毫沒落下。韓氏的風格是在大氣中透著精巧,精巧裡又有幾分的不落俗套。

乍一看,韓氏的路數跟黃家的很類似。可要是細細一對比,韓氏的粗中有細會比黃記一味的直來直去更討人喜歡。自從韓氏開始制木之後,黃記的生意便受了不小的衝擊。定源郡的市場就那麼大,一來二去的,兩家也算是結了不小的樑子。陸記跟黃記有著多年的交情,看到黃記被韓氏打壓,難免會有唇亡齒寒之思。因此陸記也經常跟著黃記,在暗地裡對韓氏下絆子。

聽到郡守要按韓氏的學徒手冊來命題,黃記大師傅自然滿臉忿忿:“韓經綸這小輩實在是欺人太甚!若是咱們真從手冊裡出題,這次考核韓氏學徒豈不是能全數透過了?”

“噓,噤聲~”陸記大師傅的細眯眼裡精光一現:“郡守大人的意思,是從這個手冊裡出題。但他沒限定題目的難度,那咱們的題目便出得簡單一些。不如,自家學徒入門學什麼就考什麼?”

黃記大師傅微微沉吟:“陸兄的意思是,那仿製和自制題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最後在郡守大人那道題上找補?”

陸記大師傅“嗯”了一聲。

黃記大師傅冷笑:“成,就按陸兄說的辦!”

命題出到什麼程度,韓師傅自然是不得而知。陸記和黃記可能會針對自家的學徒,韓師傅也是做了些預判。但這是官方的考核,諒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做什麼手腳。只要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剩下的就看主考官郡守大人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