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手冊製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想在兩個月後的考試裡用到學徒手冊,現在開始編那個內部的完整版,肯定是來不及的。
編寫手冊的過程,改為分步進行比較合適——先由寧維則把對外的版本框架弄出來,交給韓老頭去補充細則;趁著韓老頭忙著的時候,寧維則可以用稍微長的時候,把對內這部分的框架繼續搭建完成。
等全部的框架都搭建完成,寧維則就會第一時間回過頭去和韓老頭一起,把第一版的手冊內容校對完善一遍。之後手冊會交到韓經綸手上印出來。
韓家雖然沒有印書坊,但畢竟做紙張生意多年,跟附近的幾家印書坊合作都很愉快。相信一定會有某家印書坊願意幫個小忙,儘快把這個冊子搞出來的。
“曹淳,找兩個人去把旁邊那間屋子打掃打掃,擺上桌子凳子和筆墨紙硯。然後你再來我這,給你交代點重要的事情。”事情一敲定,韓老頭就支使著學徒幹起活來。
曹淳恭敬應下,挑了兩個手腳麻利的學徒快速出了門去。
“對了,寧丫頭,需要老頭子我來填的那個東西,多久能弄出來?”韓師傅突然轉身,摩拳擦掌幹勁十足地問道。
寧維則在心裡默默盤算後,斬釘截鐵:“最多三天。”
“當真?”韓經綸眉開眼笑。
“自然是真的。要我立軍令狀?”
“那倒不必,寧姑娘真會開玩笑,那我安心等著便是。”韓經綸打個哈哈,乾笑著往物料房去了。
寧維則也沒有太過誇張,畢竟不是要立刻寫一份像前世的《木工手冊》那麼完整詳盡的木工指導,只是單純地把木匠學徒入門需要了解的知識組織起來羅列一下,進行簡單的解釋就好。而且第一版是創造性的、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完善才是正常的。
太完善了,後面怎麼能保證手冊一直更新?
手冊不更新,韓氏工坊的熱度又怎麼不斷保持?
這些前世的營銷套路,寧維則可是再熟悉不過了……
三天轉瞬即逝,寧維則拿著整理出來的框架,瞬間就陷入了韓老頭成噸的問題之中。
“寧丫頭,這個榫卯結構連線的分類,怎麼就分成四類了?”
“這面和板我都能理解,但為何要把面與面連線分成一類,面與板連線又分成一類?”
“你所說的數學,又是何解?”
木坊裡,學徒們三三兩兩並肩而行,邊走邊聊,還有人哼著小曲。幾隻麻雀悄悄飛過樹梢,盤旋片刻後落在後院的角落,歡快地躍入午後閒適的日光裡,時而又跳動到小房間的窗欞上,輕輕梳理著翅膀尖上幾根稍長的硬羽。
可這靜好是別人的,寧維則除了一腦門子的問題需要回答之外,什麼都沒有。
要不是衝著那半成乾股,我肯定是瘋了才會想要搞這麼個么蛾子!
就當回答一個問題賺一兩銀子好了——寧維則咬著牙根自我安慰,一兩、一兩、又一兩、再一兩……
直到韓經綸把帶著油墨香氣的手冊擺到寧維則的案頭,寧維則才徹底鬆了口氣。
同樣鬆了口氣的,還有韓老頭。
寧維則把架子搭得很大,韓老頭也是絞盡腦汁才成功維持住了大師傅的形象。幾天下來,韓老頭可是連夢裡都是什麼接合啊、材質啊。比當年做學徒的時候都累!
兩個人的付出多,收穫嘛,自然也不小。
寧維則不用說,跟著韓老頭理解了不少之前沒有接觸過的傳統工藝手法。
韓老頭雖然沒明說,但這幾天背後似乎也嘀咕過天級工匠之類的話,不知道是不是有了什麼新的感悟。
此時距離學徒考核,還有一個半月。
韓經綸眉飛色舞地從寧維則身旁探頭:“寧姑娘辛苦了,要不要慶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