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維則頷首:“那就麻煩曹兄了。”

“行了,寧姑娘已經答應大家了,還在這傻站著什麼,不快去吃飯一會連菜湯都搶不上了啊!”

寧維則一邊嚼著不算豐盛的飯菜,一邊整理思路。

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從三字經之類的開始教肯定是不合適,倒不如直接教點日常生活工作裡能用得上的。

木匠活要量尺,也會頻繁地跟數字打交道,可以試著把阿拉伯數字帶到這個世界裡來。

平時做工用到的一些術語也是要教的,好在這個量不大,可以師傅講什麼,識字就教什麼。

另外就是吃喝拉撒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能教多少教多少。平日萬一記個賬寫個家書,多少也算有用。

哦對了,還有名字。

主意一定,寧維則開始專心吃飯。

吃完午飯有兩刻鐘的休息時間,晚上下工之後也可以再抽兩刻鐘出來。這是韓師傅同意大家學習識字的時間段。

紙筆雖然不貴,但也不是學徒能隨意使用的。看上去這次還是韓師傅給了寧維則一個不小的面子。

當然了,這其實是個三贏的局面。

寧維則跟學徒們搞好了關係方便這三個月的研習;學徒們識了些字也許能更快更好地做工;而韓氏工坊則會更多地收穫這批學徒的忠誠。

吃完飯,願意學識字的人都飛速跑回學徒房,對著面前的紙和炭條正襟危坐。

這個年代的人,對文化人還是有種莫名的敬畏的。

以前都是看著別人進私塾、長本事,自己只能出來做工養家餬口。今天輪到自己可以識字了,大家嘴上不說,心裡一個賽一個地激動。

小葉子更是誇張,手拿著炭條,還沒往紙上放就已經抖抖索索地掉了好幾次,把本來就不太乾淨的工服上蹭得是黑一條白一條。

寧維則看在眼裡,笑笑,站到小葉子身邊輕拍少年的肩膀安慰道:“不用緊張,就是寫個字,怕啥。”

小葉子想笑,笑容皺巴得像要哭一樣,咧著嘴哼唧:“秀才老爺們可真行,用那麼軟的毛筆寫字都不抖。要是換了我,墨都喝兩壺了!”

學徒們鬨笑著,緊張的氣氛瞬間被衝散了。

寧維則清了清嗓子:“今天是我們第一次上課,就學點簡單的。大家都沒拿過筆,先試著用筆在紙上畫一畫,適應一下手感。”

“可是這不是糟蹋紙麼?”小葉子苦著臉。

寧維則想了想:“你們要是不願意在紙上寫,就隨便找塊木板也行,反正炭筆寫得上,也能擦。”

“咱們這別的不多,用不上的板子可有的是!嘿,誰跟我一起去拿板子?”小葉子跑前跑後,十分積極。

寧維則也讓他們給弄了塊大木板來,這樣上課就方便多了。

“一,這是橫。丨,這是豎。一橫一豎,就是十,七八九十的十。”

“丿,這是撇。丶,這是捺。一撇一捺,就是人,頂天立地的人。”

門外路過的學徒也有好奇扒著窗子往裡偷看的。看得滿臉羨慕。

或許應該跟韓經綸講講給學徒識字的好處,讓他開個掃盲班?寧維則一邊教,一邊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