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開始進修(第1/2頁)
章節報錯
孫家嫂子是個幹活麻利的。
一個時辰之後,寧維則已經收拾停當,躺在孫家的廂房裡了。
本想給周叔拿點錢去住客棧,沒想到周叔說是在鎮上有老朋友,正好去拜訪一下借住一晚,死活沒要寧維則的銀子。說好了有空就回家去看看,周叔這才不放心地走了。
躺在床上的寧維則長出了一口氣,這忙忙叨叨的一天,總算是順利過完了。
明天開始就要去韓氏工坊進修了。看韓二叔那個老頭,似乎手藝還行,就是不知道講課怎麼樣。
可千萬別像前世的一些講師那樣——有真本事但嘴笨,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
哦對了,明天還要抽空去鎮上買點紙筆。
畢竟有些知識還是做了筆記之後,才方便整理到自己的知識體系裡。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嘛,前世這種話寧維則聽得可多了。也對,當年要不是高考前寫出了一人來高的學習心得,也沒那麼容易考上頂尖的清北。
明早肯定是來不及去買了。幸好自己聰明,之前沒用完紙和炭條都給收起來了,先對付對付吧。
想著想著,眼皮便睜不開了,又是一夜無夢。
沒到卯初,孫家嫂子便來拍門:“寧姑娘,起了嗎?早飯好了,快來嚐嚐合不合口味。”
寧維則抻了個懶腰。這木製的硬板床還是不太舒服啊,等過陣子考完學徒穩當下來,找鐵匠弄點彈簧,必須做床蓆夢思!
別說,孫家嫂子熬的小米粥,還真是挺絕的。微微冒著熱氣的粥,輕輕一舀便是帶著厚厚的米油。米粒飽滿又軟糯,內藏著甘潤樸實的清香。
剛送進嘴,寧維則還沒來得及嚥下去,就伸出大拇指給孫家嫂子比了個贊。
吃一個新蒸好的黃米饃饃,再配個鎮上特產的樺臺鴨蛋——扒開蛋殼上的小孔,露出細嫩柔軟的蛋白,再用筷子頭輕輕一紮一挑,紅油吱地一下便冒了出來。
這簡直是寧維則穿越兩天來,最舒坦的一刻。
剛放下筷子,門口便有人拍門:“寧姑娘在嗎?”
開了門,果然是曹淳。
“寧姑娘,準備好了嗎?我正好順路,接你一程。”曹淳笑容溫和。
“多謝曹兄,稍等我拿上點東西,馬上就走。”
二人在路上邊走邊聊:“寧姑娘,今天是你第一天來韓氏工坊跟學徒們一起研習。若是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休息時可以隨時跟我說,也許有我能幫得上的地方。”
“曹兄,叫我維則就好。”寧維則笑著道了謝:“對了,曹兄是工坊管事嗎?我看韓公子、大師傅他們都挺器重你的。”
“不是不是,”曹淳惶恐反駁,連連擺手,“我就是師傅的第一個徒弟,打小就跟著師傅,時間比他們久一點而已。”
路程不遠,幾句話的工夫便到了工坊。
天已經大亮,木坊裡也開始忙碌起來,搬木料的、處理木材的、上漆的,各自打理自己手上的事,也算是忙而不亂。
寧維則看到這邊的工作場景,忍不住心裡有點癢癢。
想起前世自己在工作室帶專案的場景,也是忙中有序啊。
可現下最重要的還是先把三個月後的學徒考核透過了再說。寧維則甩了甩頭,努力拋下關於工作室的雜念,跟在曹淳身後走進了房間。
屋裡站了有大約十三四個學徒,年紀不等,大的約摸三十多歲,年輕的也就十二三歲,比寧維則還小一些。
學徒們看見曹淳進來,紛紛問好:“曹師兄好。”“師兄好。”“師兄吃早飯了嗎?”
看樣子,曹淳這個大師兄在學徒們心中的地位還挺高的。
寧維則跟在曹淳身後進門,朝學徒們揮了揮手。
曹淳搶先發話道:“這是寧維則寧姑娘,昨天有些人可能看到了,有些人沒有注意。從今天起,寧姑娘會跟咱們一起接受師傅的指導,三個月後一同去參加學徒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