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雪中送炭?(第1/2頁)
章節報錯
到得村裡,寧維則拉著弟弟:“族長爺爺、諸位叔伯,維則在這裡再次謝過了。因為我爹的事,維則本應答謝一番。但木匠考核也快到了,不若等維則透過考核後,再備下酒菜慶祝。”
族長想著寧維則沒人指點,應該也難以透過考核,自是無可無不可:“爺爺知道你們也不容易,快去歇息吧。”
寧維則行了個禮,便拉著寧維鈞回了自家工坊小院。
插上門的一瞬間,寧維則整個人便鬆了下來,心下暗暗盤算著這一關算是過了。如無意外,下一關便是三個月後的考核,只要考核能過,工坊就算是暫時保住了,自己和弟弟的安身之命之所才算是定局。想到這裡,心下彷彿傳來了原身的一陣不捨與辛酸。也不知道在自己來之前,到底姐弟倆經歷了什麼。
寧維則是個實幹派,也不是那種傷春悲秋自怨自艾的性子。事情既然已經發展成了這樣,那就應該努力準備透過考核,儘量爭取自己的福利。
也不知道考核的內容會是什麼。倒不如就趁著這幾天有時間,把自己掌握的內容系統整理一遍?
想來想去,寧維則覺得這個路子靠譜。
前世的寧維則,是國內頂尖大學清北的工業設計系的高材生,畢業之後更是在設計師工作室裡呆了五年,過手的專案少說也有幾十上百個。對這一套評估解構改進整合迭代的方法,運用得也是相當純熟。
工業設計,說起來其實是個大課題。像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室內設計、視覺設計等林林總總的分支,都算是工業設計的範疇。木匠活兒硬要算的話,跟造型、機械、結構設計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絡。以寧維則已有的知識體系來整合包容木匠活兒的技能技巧,倒也不算是寧維則胡編亂造。
正好,小院裡靠著西廂房的地方有一個小邊桌。說幹就幹,寧維則先按自己習慣的方式,把小院裡的工具材料簡單收拾了一番,之後轉身去自己房裡,拿了筆墨出來,邊走還邊叫道:“維鈞,去幫姐姐打一小碗水來。”
寧維鈞撲騰著兩條小腿,飛也似的就跑去了。
筆墨紙硯齊備,寧維則一邊研墨,一邊在心裡默默盤算著如何把框架搭起來。
忽然間,寧維則靈光一閃。前世有本非常經典的講傢俱研究的書,正是開創了傳統傢俱研究體系的開山之作,寧維則當年在學習傳統工藝史的時候也曾經細細研讀過這本著作。
寧維則一邊回憶,一邊往宣紙上謄寫。有賴於這本書的知識框架特別清晰,寧維則寫起來也非常流暢。
寫到精彩處,寧維則一時神遊物外,竟不知有人在小院外登門拜訪。
“阿姐,有人來了~”寧維鈞的聲音,打斷了寧維則的思路。
門環“叩叩 叩”地輕響三聲,之後停歇兩拍,又再次響了起來。
寧維則急忙起身,略帶歉意地拉開了門:“不好意思,久等了。您找哪位?”
門口是一位約莫二十五六歲的男子,穿著深藍色粗布袍子,一條米色暗花縷帶系在腰間,身後斜背一個包裹。男子輕聲道:“請問,寧家工坊就是這裡嗎?”
這是生意上門了?寧維則心下一喜,連忙將男子讓進院中:“公子來我家工坊,是要做個什麼樣的物件?”
男子倒也沒急著說話,進了院子先是打量了一番。寧維則的原身本就是個喜愛乾淨的小姑娘,自是將院子打掃得十分乾淨。而寧維則,在工作上還有著少許的強迫症。從前世進工作室開始,寧維則就不允許其他人胡亂佈置東西,而一定要按自己的規範來做。男子環顧了一圈,眼前忽然一亮,忍不住問道:“寧姑娘,你這裡的佈置,似乎另有深意?”
喲,還來了個識貨的。寧維則倒是稍稍有點意外。剛剛自己雖然只是簡單的把小院裡的東西清掃了一下,但材料工具擺放都是嚴格按照自己工作中的動線來擺放的。動線,簡單來說,就是人在移動時行走的軌跡。優秀的動線設計會讓空間內的人在移動時感到舒服,也能夠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舉個例子,如果在製作過程中,寧維則需要先走到最左邊去拿木頭,走到最右邊去拿斧子,再走到最左邊去拿鋸子,那麼勢必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在拿取工具中而不是在真正的處理加工。真正優秀的工作規劃,必定要考慮到這個問題。
當然,不清楚男子來意如何,寧維澤自然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笑了笑:“都是自己琢磨著瞎弄的,就是圖個省事兒。”
說完,寧維則話頭一轉:“還沒請教公子怎麼稱呼?”
男子微笑著拱了拱手,氣質倒是灑脫疏朗:“在下姓韓,草字經綸。”
“韓公子此來,是想做個什麼物件呢?”寧維澤開始引導著對話節奏:“我爹眼下不在,我又正準備學徒考核,若是要做大件恐怕不成。若是接了這一單,維則自當盡全力去做,但就怕趕不上工期,耽誤公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