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忠信節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沉默良久,直到眼中的紅意泛起,他才長嘆了一口氣,輕輕把手中的銅盤雙手放在桌上,擺在了寧維則的面前。
“我說這是我兒時的摯友,這話並不是騙你。”趙安歌的聲音突然嘶啞,“這個故事,容我慢慢說給你聽。”
“那是十六年前,距離前朝覆滅,還有不到半年。”趙安歌把情緒慢慢剝離出來。整個人變得蒼白而又平靜。
“宣煬帝倒行逆施,民不聊生,遂致天下大亂。父皇起兵之後,因著愛民如子,頗得人望,南方的十來個州府已經都歸順在父皇麾下。”
“宣煬帝逃到西京之後,已然沒了退路。他竟是不顧百姓死活,與北蠻簽訂了協議。只要北蠻願意出兵,幫他平定‘內亂’,他便把綏靖二州盡數割讓給北蠻作為謝禮。”
寧維則聽到這裡,已經是氣得血往頭上湧了。
趙安歌倒是還算平靜,繼續輕聲講著:“當時的綏州,一州之長乃是彭都督。彭家與我趙家也是世交,那彭子安和我同歲,比我小兩個月。當年父皇和彭都督曾同在京中為官,我、彭子安,還有楊大郎,都是光著屁股摔跤的玩伴。”
想到這些事情,趙安歌的臉上浮起了懷念的微笑。
“彭都督與父皇的政見甚是相合,當年無數次在朝堂上一唱一和,倒也辦了不少實事。後來父皇在南方站穩了腳跟,自然是想邀彭都督一起共創大業。”
寧維則好奇地問道:“然後呢?”
“彭都督一口回絕了,並與父皇割袍斷義。他說自己深受宣朝皇恩,理應忠君報國。皇帝無道,可以想辦法改變現狀,但絕不能直接換了天。”
寧維則因著敬意,脊背不自覺地挺直了起來。前世的歷史長河中,這種忠信節義之士數不勝數,只是下場大多不盡如人意,有些甚至可以說是不忍卒聽。
可也正是這些人,將自己的剛硬不屈融到了骨頭和血脈裡,撐起了那綿延上下五千年的巍巍脊樑。
趙安歌與寧維則一樣,對彭都督的行為可以說是極為敬佩。
他停頓了一會,整理好情緒,才繼續講了起來:“彭都督不肯歸降,可那宣煬帝卻信不過他。”
“昏君!”寧維則似乎已經預知到了彭都督的下場,當場罵出了聲。
趙安歌看了她一眼,放在身邊的拳頭緊緊握起,咬著牙道:“那昏君以綏州邊境數萬戶百姓的性命為理由,硬是逼著彭都督帶著全家的男丁出塞抗敵。”
“而且只給了他兩千名老弱殘兵!”
寧維則再也忍不住上湧的熱血,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
那銅盤在她的手底下嗡地響了一聲。
又是一陣熟悉的眩暈感。
“彭叔叔前腳出了綏州邊境,昏君後腳就給北蠻大可汗報了信……”趙安歌的聲音變得越來越虛無縹緲。
寧維則努力地晃了晃頭,再一睜眼,天突然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