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人潮之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人不畏犧牲,慷慨赴死的模樣,打動了這個自小在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教育環境下長大的青年。
斯蒂芬看到了電影院外,有一個青年人正攙扶著一位老人。
兩人像是也剛剛從電影院裡走出來,或許是爺爺和孫子。
這樣的傳承,斯蒂芬在電影裡看到了,也在電影外看到了。
他很羨慕這樣的傳承。
電影院外, 還有很多人準備進來看第二場,斯蒂芬看著這些人,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有九流的傳人?
他走進人潮之中。
...
《九流》的電影上映之後,評價總是慢了半拍。
到下午的時候, 《電影週刊》的公眾號才有專題文章。
最主要是,影評人們在思考揣摩陸絆的想法。
這部電影從表面看,就是一個傳奇虛構類的,以異能人士為核心的劇情片,就像那些武俠電影一樣。
可實際上,影評人們認為,這部電影是借用這個時代背景和傳奇的故事,講述一些真實存在的東西,那些九流傳人就是一大群人的縮影。
陸絆以這種新潮的,特別的方式來展現了那時候的抗爭,人們的思想,態度,傳承。
透過玄君之爭這個劇情,將那時候人們對於那飽受戰亂侵擾,對未來的方向還不明確的這片土地的態度展現出來, 有人想要依靠外力,出賣自己, 有人袖手旁觀,獨善其身, 還有人奮力抗爭, 艱難前進。
到了這一步, 很多影評人是能參透的。
但他們無法參透的是那些醜陋的怪物,以及最後的邪神。
當然,作為陸絆的電影宇宙其中的一環,加入這些東西也是很正常的。
可陸絆這次很明顯是下了猛料,那怪物的模樣,以及那邪神的姿態,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大銀幕上。
這又要傳遞什麼思想?
另外,影評人也在思索,陸絆要用偽紀錄片的形式來拍攝這部電影的理由。
按照正常的這種型別片的思路,導演應該盡力打造一個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的世界觀,最後用傳奇已經湮滅的結尾迴歸現實,而記錄片的方式,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感,可那些異能又是虛構的,形成了矛盾。
總不能是陸絆真的找到了那些異能人士的後人,當年也的確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所以他這部電影是真正的紀錄片吧?
太誇張了。
不過,拋去這些有的沒的,這部電影的確很不錯,其中包含的人類面對災厄時候展現的勇氣更是讓那些被陸絆前一部電影《末日》里人類無論如何努力都難以逃脫滅絕的困境要不知道好多少倍。
甚至於,除了反派角色之外,其他角色都活了下來。
這讓人很難想象,畢竟他剛剛在前一部電影裡毀滅了一整個文明的人類。
因此,許多影評的切入角度就是陸絆的改變。
有人說,陸絆本來就是一個溫柔的導演,死人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這部電影裡,角色們活下來才更能體現他的思想,所以才會有這麼圓滿的結局。
有人說,這些角色最後不是都死了麼,那些採訪就是後人對他們的回憶,在陸絆的電影裡,主角只有當場死亡或者故事結束之後死亡兩個結局。
還有人說,陸絆這是伴隨著年齡的變大,所以開始從最開始的鋒芒畢露,殺人如麻逐漸轉向了溫和派,年輕的時候,總嚮往著極端的情感表現,而等到長大之後,經歷的事情多了,才會逐漸明白平和的力量。
無論如何,比起陸絆之前的作品,這部《九流》有爭鬥,有時代,有英雄力挽狂瀾,也有反派自食惡果,還有一個好結局,影評人們都一致認為,這部電影值得推薦給所有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