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裡,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糕。

這種絕望感是深入骨髓的。

如果楊易武看著的是火災,車禍之類的事故,那麼他還可以期望消防員來營救這些人。

但在這前所未有的天災之中,楊易武真的沒辦法想到哪怕一絲一毫的出路。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飛雪被風裹挾,吹向了高空,此刻的夜空漆黑一片,看不見星星,也看不見月亮,身為一個南方人,北方的冬天是楊易武感到恐懼的,那幽深的積雪覆蓋的森林,那漆黑的夜空,以及寂靜的雪夜,某些動物的嚎叫,在最開始到這鎮子上的那段時間,楊易武是難以入眠的。

經過了這麼多的時間,楊易武本來應該已經習慣了這樣寒冷的冬天,但此刻,電影裡的內容卻讓他又回想起了被寒冷的風雪敲打窗戶,即使有供暖也依舊寒冷的那些夜晚。

人類能戰勝颱風和地震嗎?

楊易武覺得在自己的認知內是做不到的。。

而電影裡的人們,研究的內容也是如何逃離災難而不是阻止災難,甚至於,按照楊易武的認知,這些拯救世界的內容都有些好笑和離譜。

最多也就蟲洞那個方案有點可行性,但電影裡的世界,人們對於宇宙的開發水平似乎有點低,而且電影裡也從一些簡短的劇情,背景的海報標語等也能看出,人們原本對於宇宙技術的態度是否定的。

“老師,為什麼他們不想讓別人上太空啊?”

這時,有一個學生忽然問道。

“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連飯都還吃不飽,根本沒有去太空的願望。”

楊易武想了想,他暫停了電影,隨即答道。

“比如我們學校,想要更好的裝置,更好的操場,也需要很多錢,你們覺得,有這些錢,是讓那些叔叔們探索宇宙更好, 還是留給咱們建操場更好?”

幾個孩子面面相覷, 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可能, 唔,建操場更好?”

其中一名學生弱弱地說道。

“如果建操場,我們可以享受到, 之後的學生也能用上,但也就只有我們這裡的人能得到益處。”

“而如果探索宇宙, 中間為了克服困難而研究出來的各種新技術, 卻能夠造福成千上萬的人。”

楊易武耐心地解釋道。

“在我們這裡建造一個操場很簡單, 但想要在宇宙裡建造一個操場,就需要更多的技術, 就像我們的學習,只掌握了小學的內容肯定很輕鬆,但我們為什麼還要學初中的內容呢?”

孩子們對視一眼。

“因為以後能賺更多的錢?”

“能走出去看看!”

“因為要考大學?”

好幾個答案。

“這些都對, 我們之所以沒有停留在舒適的環境裡, 反而不斷去追求新的東西, 就是因為我們想要更好的生活, 想要做到之前沒有做到的事情,輕而易舉的事情, 隨時都能做到,但有些事情就是困難重重的,我們如果想要謀取更好的生活, 就必須選擇這些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