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誰還沒有點少女心呢(第2/2頁)
章節報錯
法國電影很注重表現少女的青春美好,而現在的鏡頭裡,一片狼藉的大海,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出現的巨大黑影,清冷的月光,在這之中,純潔無暇的少女,這是足以令任何一位觀眾感到心靈受到觸動的場景。
令梅里特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導演並沒有如一些傳統電影般,立刻安排男主和女主的感情戲,兩人就像求生者一般在海上飄蕩,看著火柴裡映照出來的幻象沉醉,烤乾了衣服後,琥珀抱著那條狗狗沉沉睡去,男主也很紳士地僅僅守在一旁。
有的導演喜歡吊橋效應,具體就表現在大戰之前必有床戲,或者危難之後必有吻戲,梅里特女士認為,這說白了就是不懂感情該如何循序漸進地刻畫,只能用這種方式來強行撮合兩個人。
而現在,琥珀和男主的互動裡,梅里特女士看到的只是一個茫然無措的少女,以及一名執著的僱傭兵,兩個人相互幫助,一同克服困境的畫面。
海上的飄蕩讓人覺得不安,但狗子還能捕魚,兩人一狗在木板上烤火,少女第一次吃到並不“優雅”的食物,遇見了島嶼之後的激動與興奮,在沙灘上的互動,這一段劇情讓人心情平靜下來。
儘管接下來還有漫長而又危機重重的旅程,儘管現在他們身處孤島之上,就連生存都很掙扎,但至少現在,兩個人不用擔心其他任何事情,只和彼此相處。
這種感覺,梅里特女士很熟悉,她思考片刻,發現這就是島國的電影很擅長的日常刻畫,島國的很多電影,不同於歐美的電影有很多明確的目標或者節奏感,許多時候只是在描繪主角及其周邊人的日常生活,但並不讓人覺得無聊枯燥,反而透過這樣的點點滴滴來讓人物形象變得更加飽滿。
歐美的許多文藝片,那就是真的文藝了,能把人看睡著的那種,各種霓虹交錯的場景,蒙太奇,意識流,垮著臉的演員,都在挑動大家的睡眠神經。
梅里特女士在看到這一段劇情的時候,心中不禁湧現出一股惆悵感。
因為琥珀是一名從出生開始就擔負著責任的少女,可能從小到大也一直按照家裡人的規劃長大,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
而現在,毫無疑問,是她有生以來最自由的時光。
這樣的時光是多麼難得,梅里特女士很清楚,因為她知道,在故事的後面,他們肯定會繼續踏上旅程,最終抵達目的地,現在的自由與愜意只是須臾的夢境,總會醒來。
這種感慨美好時光易逝的思緒就像淡淡的酒,才下喉頭,又上心頭。
所謂的物哀,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情感。
甚至於,看到主角發現了海盜的營地,能夠搶走海盜船繼續去往目的地了,梅里特女士還感到一陣失落。
毫無疑問,她的內心已經被故事裡的人物所牽絆,完全沉浸在了其中。
在海上漂泊,抵達長楓島,裝作兄妹在島上居住,逗弄小女孩,琥珀說著想要放棄自己的責任,留在這裡當一個普通的女孩,這一段劇情準確命中了梅里特女士的內心,她覺得,這就是她想要的溫情和治癒,文藝並存的成長劇情。
甚至於看著陸絆都覺得有點眉清目秀了。
誰還沒有點少女心呢。
要是故事結束在這裡,梅里特女士的理性告訴她,肯定是不完美的。
但她又希望故事就在這裡結束。
然而,導演肯定不願意讓故事就這麼落幕,轉折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