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我們這一次的電影是溫馨治癒的文藝片,工作強度不大的。”

陸絆看出了這些人的擔憂。

“而且,我們的目標也不是票房,而是拿獎。”

“拿獎?拿什麼獎?”

白啟全疑惑。

“能拿什麼獎就拿什麼獎。”

陸絆掏出一張紙,看了一眼。

“我們先定個小目標,就是今年五月的金棕櫚獎......”

“???”

在場的人頭上冒出了好幾個問號。

“老闆,金棕櫚獎,就是那個金棕櫚獎?”

有人問道。

“你擱這擱這呢?”

陸絆反問一句,接著開口。

“五月的金棕櫚獎,六月的金熊獎,八月的金獅獎,目前的優先目標就是這三個獎項。”

“......”

在場的員工們都說不出話了。

如果陸絆是個新人,那估計大家只會笑笑,覺得陸絆是在開玩笑或者狂妄自大。

可是,陸絆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了。

他的作品達到了影史前五的票房,在商業上的成績已經是國內第一,放到世界上也赫赫有名。

這些話從他的嘴裡說出來,好像就有那麼一點兒味道了。

“......老闆,你說真的?”

有員工試探性地詢問。

“我騙你們做什麼?”

陸絆覺得奇怪。

“可是,呃,老闆,我覺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部電影能夠同時拿到這三個獎,最多隻有拿到兩座的。”

在早年,三大電影節的評審還互通有無,有時候,一部相當出色的電影會獲得三個電影節的提名,同時拿到兩個電影節的獎雖然少見,但也存在。

後來,三大電影節開始逐漸形成差異,各自的評委們為了凸顯電影節的特質,有時候甚至會刻意避開那些在其他電影節獲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