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陸導你對我們國內的電影市場還是很有信心的。”

主持人曹松覺得提到行業的話題,陸絆應該能發表不少看法,這也是這次訪談的目的,因為觀眾都是燕南傳媒大學的學生,對這些尚未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對這個行業有一個直觀的瞭解是很重要的。

而陸絆作為一名畢業不到兩年的新人,對於行業的認識應該和這些大學生類似又有所不同,能夠提供很寶貴的參考意見。

“如果《魔潮》的票房能夠達到我們的目標,那麼它將會是今年年度的票房冠軍,在這樣的情況,這就代表我們是第一電影強國。”

陸絆張口就說。

“???”

主持人曹松一愣。

這能這麼狂的嗎?

“等等,陸導,就算《魔潮》能夠拿到一百三十億票房,能拿到今年的票房冠軍,也不代表我們國家的電影實力就能比肩歐美了吧?”

在場的大學生們也紛紛同意曹松的說法。

有一部兩部電影爆火,高票房,只是個例,就像以前國內也有電影能拿到四五十億的票房,但許多人說,這些電影只是取悅國人的,拿到國際上沒有任何影響力,國內的電影還是停留在落後的時代。

“那怎麼樣才算能比肩歐美呢?”

陸絆反問。

“雖然我們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雖然我們形成了屬於自己市場的電影型別,雖然我們的電影票房已經能夠達到數十億,雖然在國內正面的票房對抗下,我們自己的電影已經不落後於外國,但這樣還不算比肩歐美。”

他的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的確,大家心裡的認知就是這樣。

說到電影,肯定是奧斯卡,金棕櫚獎,金熊獎等,如果沒有拿到這些獎項,那這電影就是國人自嗨。

在有些電影網站上,外國電影普遍高分,國內電影普遍低分,外國人因為政治正確把原本的女主改成黑人是種族平等,國內合理改編背景就變成了胡編亂造,同樣的劇情,外國導演拍出來就是精彩反轉,國內拍出來就是抄襲和借鑑。

說到底,很多人,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影視從業者,本身內心裡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就算其他國家的電影拍出來黑國人,也有人會來洗地,因為對他們而言,外國的就是好的,正確的。

“當我們的電影票房火爆的時候,有人說要在國際電影節上拿到大獎才能說明電影拍得好,票房高只是商業片,是觀眾審美水平低,而當我們的電影在國際上拿到了獎,又有人說這是純粹的藝術電影,專門拍給評委看,沒有商業價值。”

陸絆頓了頓,看向其他人。

“所以,我們能不能拍出一部又能拿到國際電影節的大獎,又能賣座的電影,站著就把錢掙了?”

人群沉默。

這樣的話,正常的人都不敢說。

只有瘋子才能認為自己能夠做到。

技術,人才,資金,各種條件都落後於人,最關鍵的是,相關的評審話語權還在別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