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甘拜下風(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絆和托馬斯·李的會談並不算理想。
主要出在了收益的分配以及排片量上。
陸絆預想的最佳檔期是聖誕節前後的元旦檔期,距離現在半年時間,足夠自己的團隊把電影製作完成提供母帶。
而且聖誕節相當於外國人的新年了,那段時間假期多,觀影人數也很多,放在國內,有元旦假期,也會有大量的觀眾。
但對於外國的院線而言,這一段時間也很重要,甚至有可能是最重要的檔期,類似於國內的春節檔,都是最強的電影拉上來,在這種時候要是播放一部“外國人”拍的電影,不太說得過去,電影院的股東們也不一定能同意。
陸絆畢竟名氣還不夠。
至於收益的分配就很直觀了。
國內電影票房在扣除一定的特別營業稅和專項資金之後,剩下的錢裡百分之五十以上要給電影和院線,而托馬斯·李就是想要增加這一部分的比例,他們想要超過六十,接近七成的分賬。
陸絆本來對錢沒什麼興趣,但這次的任務要求了五十億的收益,假如國內能拿到五十億票房,那麼剩下的一半就要國外來填,按照四六分賬,他需要在海外市場拿到九億美元左右的票房,這已經是遠超之前國內電影記錄的大數字了,而要是三七分賬,陸絆就要拿到十二億美刀的票房才行。
中間多出來的三個億,就比一部國內電影在海外留下記錄的票房還高了。
陸絆並不是什麼沒有理智的狂妄的瘋子,相反,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電影人,沒有什麼誇張的技巧和天才一般的鏡頭感,拍出來的電影除了題材,以及那令人身臨其境的力量之外也並非超越別人很多。
正因如此,陸絆為了能夠穩妥完成任務,肯定想要降低自己的難度。
好在這這是第一次接洽,並非一錘定音,托馬斯·李還會留在國內和另外的幾家談,陸絆倒是不急,他相信,如果托馬斯·李不是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廢物的話,肯定會調查研究陸絆的作品,而看過這些作品之後,他肯定不會讓陸絆去別家的院線單獨上映。
與此同時。
托馬斯·李也頗為苦惱。
&nc院線在國內的經理人,負責的是引進華語電影的工作。
在過去,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引進的主要是港片,包括一些警匪片,殭屍片等,後來功夫片成為了主流,包括了一系列的功夫演員去好萊塢闖蕩,掀起了一陣熱潮。
但伴隨著港片的式微,內地電影的崛起,引進工作又變得困難了不少。
首先是文化的差異,過去的很多功夫片,情節簡單,歐美觀眾也喜聞樂見,看著花裡胡哨的打鬥就足夠了。
但後來的很多國產電影,對於思想和內容的重視程度提升了,國仇家恨,歷史變革等內容成為了功夫電影的主題,國人看那些武林高手吊打外國人感到爽,外國人看著就有那麼一點微妙了。
實際上,按照托馬斯·李的理解,歐美觀眾想看的其實只是神秘的東方那種古典,樸素,落後的世界,就像文明人觀察原始部落的人一樣。
在那些歐美觀眾的認知裡,東方就是落後的,因此,那些展現東方有多麼現代化,有多麼強大的電影,多數都不被歐美的觀眾認可。
更不提這些年來,電影市場有很多流量電影,這種電影,就連國人都不喜歡看,外國人更加看不懂。
引進電影的工作越來越難了。
托馬斯·李這幾天談了好幾家,但感覺都不太滿意。
儘管還有時間,可一直談不下來,業績也做不完了。
晚上,他回到了自己在燕南的家中。
開啟電視,他想找一些電影看看。
這時候,托馬斯·李想到了之前陸絆送給自己的碟片。
陸絆這名導演他知道,國內恐怖片一哥,票房在恐怖片領域十分嚇人,而亞洲的恐怖片,許多歐美人也就好這一口。
只是,托馬斯·李不能表現得太過重視陸絆,他必須適當強硬來壓價。
按照托馬斯·李之前工作的底線,他應該會讓院線分成保持百分之六十,排片量百分之五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