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戰前動員(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曉曉手腳麻利的情況下,還是用了4個多小時,才把兩張列表的材料全部按照溫度比例擺放整齊,中間劉雨銘敲了幾次門要進來幫忙,都被吳曉曉拒絕了。
雖然春寒料峭,但是吳曉曉乾的卻是滿頭大汗,實驗用原材料都是一袋袋的,20公斤一袋。20多種材料,要一袋袋的翻找,電子天平要一個個材料稱重精準到克,實驗皿排了一大溜,一個個地分裝好。
然後,根據列表,把不同型別的材料,根據熔鍊溫度和投入時間,再混裝在一起,以防洩密。
塗層材料,還缺三樣單晶粉末,只好推到下一次去做了。
吳曉曉洗了一把臉,覺得乾爽了許多,疲憊的身體似乎也輕鬆了一些。這些材料,都是吳曉曉掌控實驗室後,根據在大集團研發部工作的經驗,定購得下來的,不負所托,除了塗料有三種單晶粉末沒有接觸過外,其他都齊全的,還有一些袋子的材料沒有在列表中,吳曉曉相信以後也一定用的到。
頭腦中不知啥時候浮現出張浩然剛才嚴肅的樣子:亂蓬蓬的頭髮,看著不那麼堅挺的胡茬,眼睛佈滿紅血絲,不由有些心疼起來。
很快就被自己個奇怪的想法驚到了,不由臉色一紅:切,心疼他幹嘛,到現在她對滷煮小館那一幕到底是不是英雄救美還是有點疑惑,一個看似文靜英俊的外表下,哪有那麼大本事?當然,在物理材料學和化學材料學上面除外。那簡直無與倫比的舉一反三的論點論據,隨手拈來,配上男性娓娓動聽的帶有磁性聲音的講解,哎呦喂。
又想偏了,不爭氣,吳曉曉自己掐了自己一下。
稍作休息後,繼續熱火朝天地幹起來。
以吳曉曉掌握的所有知識量,對這個配比表還是存疑的,這裡面這麼多金屬種類還有石墨陶瓷之類的東西,看起來像是一種亂七八糟的組合,做成頂尖的航發材料可能嗎?
在大集團的科研部工作了一段時間,雖然沒有直接參加什麼研發,但耳濡目染下,也知道一些材料的應用實驗的情況,總是差一點,高溫耐受可以了,但是現存工藝無法加工,現存工藝可以加工了,耐溫耐腐蝕又不行,由於加工困難,很多部件只能採用卯榫和緊韌體連線,無法一體成型,無法焊接,發動機重量減不下去,本來就少的推力,因為自重,使推力更加減少。
眼看著張浩然給的列表配比都整理出來了,吳曉曉鬆了一口氣,走出實驗室。
天色近黃昏,這一片沒有什麼高大建築,落日的餘暉,渲染著那一抹雲彩,金黃金黃的,層層疊疊的不時地變換形態,同樣的雲圖,有的人認為像一匹馬,有的人認為像一隻大鳥,如同人生百態,恣意地在同一時刻生出不同的心態。
如心有靈犀,張浩然和吳曉曉幾乎同時走出門,當然,嘿嘿,是不同的門。
張浩然眼睛雖然還有些許紅血絲,但是依然明亮,有些驚訝地看著吳曉曉還有汗漬的臉龐,有些心疼,心裡某個角落微微動了一下。
本來這個任務也不是一個人當天可以完成的,這個要一個個分類稱重,還要按照要求不同的混合,按照順序一一排列好,一個柔弱的女孩子,雖然不是鍊鋼爐那樣,但無論怎麼樣再怎麼最少也要一天才可以完成材料配比。
“做完了?”
“嗯。”
“去看看”
“好。”
當張浩然走進真空反射爐區,看到架子上,一排排裝著材料的器皿,每個器皿上貼著溫度順序號碼貼紙,有點震撼了,不愧是大集團出來的,不愧是這個女孩子的心細如髮。
“混裝的?”張浩然看著這些貼紙,有點擔心地問道。
“當然啊,保密條例我還熟記呢”吳曉曉有些嗔怪。
光有這些溫度順序貼紙,是看不出什麼的,畢竟器皿中的材料都是混裝的。
看著吳曉曉疲憊的樣子,張浩然有些不忍心,但一鼓作氣才是正道,實驗中心已經存在不短時間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實驗結果出來,大家其實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儘快地彰顯實驗中心存在的意義。
金曉鵬更是沒少在張浩然耳邊叨叨:加油!其實這也反映了,實驗中心每一個人的心裡的惦念。
只有成果出來,才會是這個院落的存在的根本,張浩然何嘗不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這次的材料融合冶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張浩然心裡唯一擔心的就是珠子靠譜不靠譜,今天必須見分曉。
給自己一個交代,給大家一個交代,雖然現在實驗中心算上那布侖和劉明遠只有6個人,這些人將來都是實驗中心的班底,任重道遠,一個都不能少。
想到此,神色一凜道:“全體都有,集合。”
那布侖和劉明遠當過兵,知道這個命令的含義,幾乎不分先後地站立到張浩然面前2米遠的地方,站直身體,抬頭挺胸,嚴肅地盯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