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實實,呼嚕嚕的一人一碗滷煮,初冬很有些寒意,張浩然金曉鵬倆人吃完後,身上暖洋洋的。

倆人都是航大畢業的,專業航發,完全都在實驗中心第一步就是研究航發,突破航發材料,原理,把推力整到20以上,飛機的動力彭拜了,其他好辦多了。

試著想想,一輛汽車一百馬力和一輛四百五馬力的開起來的差別是什麼?你還在恨不得踩油門把腳踩到油箱裡去都沒用,人家早就一騎絕塵,跑到沒有了蹤影。

推力小的航發,你機動性再強,人家超音速巡航,你追不上怎麼打空戰?

人家追你,那是小菜一碟吧。

航發華國飛機之痛,歷經幾十年,其實原理都一樣,就是材料不過關,航發材料要在一千六百度的高溫下工作,那可是融鋼化鐵的溫度。

“先招人。”張浩然果斷的說道:“採購真空反射爐,實驗新材料。

裝修先不圖舒適,把試驗區和關鍵裝置採購到位。”

國家圖書館,金曉鵬望著張浩然,一臉懵道:“那麼快就要開始了嗎?是不是要先拉一個裝置清單出來?”

“清單稍後給你。”張浩然飛快地翻著眼前有關航發的雜誌、書籍,眼前已經堆了很多了。華文的,米字文的,戰鬥文的,甚至還有維京文的。

這算看書?我這凌亂著呢。就是翻書也不能這樣快吧,好歹裡面還有插圖呢,可以看看吧。

來到國家圖書館已經一個禮拜了,天天如此,金曉鵬也在鑽研,努力看書,努力理解書中的內容。

可是對面快速翻書的聲音,一直是嘩啦啦的細微地傳過來。攪動的有些心神不寧。

張浩然拿著一本維京文的雜誌,指著一篇論文道:“行,大概都瞭解清楚了,不看了,走。”

有沒有搞錯啊,這可是小語種的雜誌,這你都看得懂?金曉鵬一臉不信:裝,裝,你就裝吧。

站起身隨著張浩然離開了圖書館。

軍用航發幾個要素:

小涵道比,越小比越好,利於隱身設計。

超耐高溫材料,風扇,燃燒室,還有尾噴,都是極高溫,溫度低了會影響航發推力,所以耐用的耐高溫材料是航發使用壽命的決定因素。

燃燒室不說了,沒有充足的空氣進入和超耐高溫的材料,燃燒不充分,達不到設計推力要求。

尾噴的部件也是需要超耐高溫的材料。

所以軍用航發,要想解決大推力,隱身和無大修時間延長,材料是關鍵一環。

實驗中心裝置採購清單出來了。

預算值高達二億。

一開春,完全都在實驗中心,裝修開始了。

張浩然琢磨著,不能簡單這樣裝修,實驗裝置需要執行環境,這個一定招幾個熟知操作裝置的實驗工程師。

目標,超耐高溫材料確定,特點,特殊條件下易於加工成型,極限溫度2200攝氏度下,工作時長不少於六千小時,不變形,無疲勞。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上難。

招聘開始:本科以上,普通物理,材料化學,數學,計算機程式設計設計方向,各招五人,一經聘用,待遇月薪四萬起。有實驗室裝置操作經驗者優先錄用(附裝置清單名稱)。

吳曉曉畢業後,找到工作就是一家航發集團的研究中心工作,工作內容:打雜。

那個研究中心高學歷人才濟濟,一個本科畢業生打雜不新鮮,很多碩士畢業的也在那裡打雜,要不是吳曉曉的本科大學是國內數得著的大學,根本沒有機會進入這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