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段綸是鼻青眼腫、一瘸一拐的去上早朝......

“段大人你這是怎麼回事啊?”

“是被誰暴打了一頓嗎?”

“......”

當段綸出現在太極殿內時,就有三三兩兩的大臣來到他身邊,“好心”詢問道。

但可以明顯看出,這些大臣們都是憋著壞笑。

顯然,群臣之中,有些訊息靈通的人已經知道了昨夜在晉花樓發生的事情。

段綸自然知道眼前的大臣們是故意來笑話自己的,當即哼道:“段綸的事情,就不勞各位大人們操心了!”

說完甩了甩衣袖,然後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沒一會,太極殿中除了“因公請假”的李恪沒有來之外,其他大臣們都是齊聚,再一會,李世民也是到來。

李世民剛到太極殿,目光就落在了段綸的身上,顯然已經有百騎司的密探將昨日發生在晉花樓的事情告訴了他,不過他也懶得追究這種事情。

畢竟段綸是與李恪一起去的,如果單單處理段綸,不處理李恪就有點說不過去,索性李世民就誰都不處理,讓你們自己去解決。

“眾卿,可有事情要上奏啊?”

李世民問道。

“陛下,臣有一事啟奏。”

房玄齡站了出來。

“玄齡,何事啊?”李世民問道。

“陛下,下臣這裡有份長安城參加【常舉】的一份名單。”

房玄齡拿出一份嚐嚐的名單。

大唐的科舉分【常舉】、【制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每年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

由於常舉和制舉選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試內容、考生來源、考試方法上有很大區別,而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的優點成為了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毫不客氣的說一句,常舉是大唐人才最重要的輸入方式!

因此李世民對於常舉十分重視,每次都要檢視長安城,有哪裡人參加了常舉。

“去將名單拿給朕!”

李世民看著身邊的老太監,吩咐道。

“奴才遵命。”

老太監連忙遵命。

別看老太監上了年紀,但腿腳非常利索,只是片刻,就將長安城參加常舉的名單遞到了李世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