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太雙標。

……

陳元贇的事情。

充分說明了武術‘不外傳’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族規的限制,恐怕陳元贇對日本的貢獻將會更大。

到時候…

只怕就不止柔道了,還會有各種武道類別產生。

當然了!

或許又有人質疑。

既然旁系在‘脫離’主家,三代之後不準再學武。

陳元贇…

人家是跑到嵩山少林寺學的武,就算要清理門戶,那麼該是少林寺出手才對。

這話一聽沒毛病。

但如果瞭解華夏武術‘秘辛’的話,就會知道少林武術的來源有大問題。

所謂的‘天下武功出少林’?

這句名言流傳很廣。

陳野每次看到都想笑,許多導遊在帶領遊客在少林寺的時候,都會跟遊客們訴說,什麼天下武功出少林。

但其實…

應該是‘天下功夫入少林’,畢竟沒有‘入’,哪來的‘出’呢?

難道少林之前,華夏就沒有武術嗎?

少林武術真正的來源,除了達摩師祖之外,更多的還是1500多年以來,無數江湖人士在少林寺交流。

所留下來的功夫,這才充實了少林武學。

嗯,通俗一點講。

就是收錄!

和尚、和尚也有‘和事佬’的意思。

華夏的武林中人。

習慣在少林寺的互相切磋、解決矛盾,和尚當個見證人,而當切磋過後,雙方往往都會在少林寺留下一點東西。

陳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掀開歷史的塵埃。

陳家先祖觀摩白猿,創出了白猿通臂拳。

而少林的‘通背拳’就是陳家祖上在少林寺與武林高手,互相交流切磋,事後留下來‘白猿通臂拳’的簡化版本。

當然…

陳家先祖不僅簡化該拳術,還將‘通臂’改成了‘通背’自然是為了區分這兩者的不同。

不僅如此。

還有六步架(大洪拳同樣在少林寺留有簡化版。

所以…

陳家與少林寺的淵源很深。